花乱开 中国现代书法30年“ 2016.11.21 - 2016.11.29
摘要: 在朝晖,提起“非遗”,不得不说王星记的“扇”和西泠印社的“印”,二者享誉世界,可谓是我国“非遗”代表。当然,这里还有很多“接地气”的民间艺术家,如国家级剪纸传承人吴善增、民间面…
在朝晖,提起“非遗”,不得不说王星记的“扇”和西泠印社的“印”,二者享誉世界,书画家百科,可谓是我国“非遗”代表 。当然,这里还有很多“接地气”的民间艺术家,如国家级剪纸传承人吴善增、民间面塑大师潘小禾,他们是朝晖人身边的文化“根”与“魂”。 王星记“贡扇”, 一阵清风传承百年 1875年,王星记扇庄由王星斋在清河坊创立(后改名王星记扇业),迄今已有140多年历史,是一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如今,王星记扇业已落地长板巷118号。王星记掌门人孙亚青说,“王星记经过17次搬迁落定在此,书画家百科,背后的深意是要让老字号走进人们生活,让生活离不开老字号。” 王星记以黑纸扇和檀香扇最为著名。黑纸扇堪称杭州一宝,从扇骨的制作到扇面的绘画,都是纯手工完成,扇纸一定要用桑纸,黏合扇骨和扇面用的是黄鱼肚,为的是达到“一把扇子半把伞”的防水效果。 “这辈子就只做扇子”。为了做好一把檀香扇,孙亚青用了整整12年,练得两条手臂粗细不一,如今她的“拉花”工艺更是堪称制扇技术的一绝。 2008年,王星记制扇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作为“王星记”的代表,孙亚青也被确认为省级“非遗”传承人。2014年,孙亚青还获得了第三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 西泠印社 方寸之间的传统国艺 西泠印社创建于1904年,是中国成立最早的著名全国性印学社团,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被誉为 “天下第一名社”。 方寸之间,气象万千。西泠印社最著名的就是金石篆刻,虽历经时空的更迭,仍能以温润的光泽、古雅的韵趣,引人玩味,这就是金石篆刻的艺术。一方优秀的作品,字法浑然天成、章法妙趣横生、刀法刚柔并济,还更离不开作者的内在修养。金石篆刻学问深奥,集文字学、文学、美学、书画、雕刻等于一体,承载着华夏生生不息的文明足迹和民族文化精神,镌刻在一代代中国人的记忆里。 西泠印社的金石篆刻艺术,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杭州市首个世界级文化遗产。 立轴剪纸 人物花鸟刀下生辉 吴善增老人是立轴剪纸的创始人之一,从8岁开始学习剪纸,传统的戏曲人物、花草虫鱼等剪得得心应手,刀下生辉。吴善增的剪纸作品贴近市场,多次获奖,光是剪纸书就出了25本。 最近10多年,吴善增一直“蜗居”在朝晖街道塘南社区,热衷到社区、学校教大家剪纸手艺,其间,他创作的《中国大运河》《两岸合璧富春山居图》剪纸作品分别被不同的博物馆收藏。去年,他还创作了“迎峰扇”,让人津津乐道。 吴善增老人还先后在民间搜集了5000多幅剪纸作品,培训了100多名剪纸教师,多次参加下城区、朝晖街道组织的文化展演、公益剪纸、青少年培训等。 吴善增老人已近90老龄,仍然不辞辛劳、毫无保留地教授居民剪纸技艺。吴老的粉丝不仅仅有学生、白领,还有一些同样高龄的老人,这样一群看上去毫无交集的人,却因为对剪纸的共同爱好而走在一起。 一块泥巴 塑造童年记忆 玩泥巴、玩橡皮泥、做小泥人,是每个人都有过的童年记忆。潘小禾,则将泥塑这项民间工艺发扬光大。 “孩子们还需要我,民间艺术还需要我。”潘老师每天应邀奔赴各个学校和教育中心,指导青少年民间工艺的技艺,用他的话说,民间艺术现在不传承,恐怕将来就没有几个人会再使用,民间艺术也将慢慢地退出百姓的生活,还将面临失传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