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乱开 中国现代书法30年“ 2016.11.21 - 2016.11.29
摘要: 创作中的作品《力争上游》 教学作品 李璋正在雕刻作品。 “与木雕相处了这么多年,我深有感触——艺术就是发现,而一切都讲究灵感。一块正面看来平淡无奇的木头,反个面来,可能那天然的纹理中却另有乾坤。” 李璋1959年出生于霞山,是中国美术家协会…
创作中的作品《力争上游》
教学作品
李璋正在雕刻作品。 “与木雕相处了这么多年,我深有感触——艺术就是发现,而一切都讲究灵感。一块正面看来平淡无奇的木头,反个面来,可能那天然的纹理中却另有乾坤。” 李璋1959年出生于霞山,黄河书画网,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壁画协会会员、湛江市特殊教育学校工艺雕刻老师,作品屡获各种奖项并被收藏。5月5日,记者前去湛江市特殊学校采访时,他正在聚精会神地进行创作,随着木屑纷纷落下,一条栩栩如生的鱼儿逐渐成型。 作品被中国雕塑博览馆收藏 多年浸淫木雕,并没有使李璋成为一个因循守旧的迂腐之人。在木雕雕刻中,李璋不仅使用传统工具进行创作,也用现代化的机械、机床,先进行初步加工来减少雕刻时间以及节省人力,再以传统工具进行人工雕刻,这样又保留了细节。 除此之外,李璋还参考借鉴了玉石的雕刻方法。从古至今,木雕作品多为大型创作,且基本都是装饰品,比如摆件或者应用到门窗上等。但李璋认为,这样木雕的价值并不能完整的体现。在观赏借鉴了玉石作品后,李璋对木雕作品进行了创新,开始侧重于小型木雕创作。略大块的木头,李璋往往将其雕为底盘略大且平滑的作品,这样既可以作为摆件观赏,又可以作为镇纸。而小块的木头则雕成各种生动有趣的动物,可随身携带、随时把玩,还具有按摩保健作用。这样的木雕不仅有装饰性,更兼具了实用性,可谓是一种很好的创新。 李璋认为,每一块木头都有灵性。其本身的形状和纹理,都是它被自然赐予的礼物。木雕,讲究的就是自然与人工的结合,自然为主,人力为辅,书画家百科,这样做出来的作品风格独特。 也正因为李璋尊重自然的态度,他手下“诞生”的木雕都蕴含了几分难以言喻的神韵。这些带着灵性的木雕,曾在纪念建国40周年广东省美展、第三届体育美展、第七届全国体育美展、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等比赛中大放光彩,更被中国雕塑博览馆、中国体育博览馆等竞相收藏。 富有爱心的艺术家 李璋还是一位非常有爱心的艺术家。湛江市特殊学校的部分聋哑学生,除学习文化课外,对雕刻工艺有着浓厚的爱好,学校组织他们办起雕刻工艺兴趣小组。他们在李璋等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壁画设计制作和雕刻牌匾等,创作室摆满了他们琳琅满目的艺术作品。多年来,李璋一直是这群特殊学生的指导老师,“这些学生很多都是聋哑孩子,与他们交流虽然相对困难,但不少人的艺术天份很高,用心专、学习勤、领会快、进步很大。看到他们不断成长,我无限欣慰;看到他们的作品获奖,比自己的作品获奖还高兴!” 作品凸显红土文化 由于木雕的创作流程繁复,往往做一件作品就要耗费很长时间,所以李璋求精不贪多。问起他最新的作品,李璋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了一件大型木雕——“力争上游”(注:暂定名)。这件正在创作之中的作品,计划将被送往体育美展参展及比赛,其由海浪和四名正在畅游的女性构成,“这块木头本身是被虫咬出了很多洞,只有最上方以及最下面留下了少许完整的部分。若是一般人看到,基本都觉得是一块无用要废弃的木头。”但李璋将中间的虫蛀部分用工具雕刻出水的波纹,上下两处空白则雕为正在游泳的人,一块看起来一无是处的木头,就这样“重生”了! “我生于湛江、长于湛江,在这里工作,自己对这片海、这块红土地都有着深深的眷恋!” 李璋的作品也生动体现了这一点——比如活灵活现的渔民、海边少女、游泳健将等,最多的还是形态各异的鱼了,包括气鼓鼓的刺豚、大腹便便的小丑鱼、婀娜多姿的带鱼……。李璋准备在将来,以自己最喜欢的鱼为主题举办第一次个人作品展,将这些饶有情趣的鱼儿与世人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