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无款 飞鸣宿食雁图轴 南京博物院藏 恽寿平 锦石秋花图 南京博物院藏 庞增和捐献的一批“虚斋”旧藏,囊括了从宋到清每一个时代的重要作品,如赵佶《鸲鹆图》、夏珪《灞桥风雪图》、黄公望《富春大岭图》、吴镇《松泉图》、倪云林《丛篁竹石图》、沈周《落花诗意图卷》(此为郑振铎点名索要名迹,一直藏于南京博物院)、文徵明《中庭步月图》、陆治《天池晚眺图》、仇英《捣衣图》、周天球《兰花图》、项元汴《梵林图》、周官《携琴访友图》、董其昌《昇山图》、《仿郭恕先山水》、卞文瑜《仿古山水册》、李流芳《水墨山水册》、文嘉前后《赤壁赋图》、杜大绶《幽兰图》、陈栝《平安连瑞图轴》、杨文骢《雁荡八境图》、王时敏《仿大痴色山水卷》、朱耷《山水通景屏》、恽寿平《花卉册》、《仿古山水册》、《残荷芦草图》、吴历《静深秋晓图》、王鉴《溪色棹声》、《仿古山水轴》、王翚《仿李营丘古木奇峰图》、王原祁《仿古山水册》、《乔松秀竹图》、高凤翰《设色菊花图》、罗聘《古木霜筠图》、华喦《壶园读画扇面》、蒋廷锡《桃花雀图》、钱维城《花卉扇面》、费丹旭《停琴行月合册》、陆恢《山水花卉屏风轴》、戴熙《云山图》、吴大澂、陆恢合作《雪蕉图》等等,都是美术史上具有影响和一定地位的著名绘画作品。 南京博物院所藏“虚斋”藏品,大多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在美术研究中具有相当的地位。如赵佶《鸲鹆图》,上世纪70年代,徐邦达、刘九庵、马子云先生对此画进行了鉴定,认为应为赵佶的作品,画面中破损处接笔的最晚下限当在元末明初,虽然未必肯定即是赵佶的真笔,但在赵佶的传世作品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则是非常肯定的。夏珪《灞桥风雪图》为夏珪的半款作品,书画家百科,也许在长期的收藏过程中,由于装裱的需要,夏珪二字被裁去一半,所以才形成现在这个样子,透露出近千年辗转流传的沧桑遗痕。 当然这批藏品中最让人动心的要数黄公望的《富春大岭图》、吴镇的《松泉图》和倪云林的《丛篁竹石图》三图了。这三幅图均是“虚斋”旧藏,为国之重宝。尤其黄公望,他的作品目前存世极为稀少,南京博物院竟有幸藏其巨迹两幅,不能不说是历史的眷顾。一为《水阁清幽图》,另一幅即是《富春大岭图》。《松泉图》为吴镇53岁时的作品,曾经大收藏家孙承泽等人收藏,此作是吴镇传世的精品之一。至于倪云林的《丛篁竹石图》(1961年购藏入院),张珩曾对它有相当的评判:云林真迹现存者,多于大痴、黄鹤,故宫与上海博物馆能各藏数件,然头等货只不过一二幅。南京虽仅得此幅,却是头等。(吴白匋《倪瓒〈丛篁古木图〉》)对于院藏此图给以极高的评价。此外,沈周《落花诗意图卷》、董其昌《昇山图》、《仿郭恕先山水》、杜大绶《幽兰图》、王时敏《仿大痴色山水卷》等,都是堪值得一提的重要藏品。他们或为大家的精品之作,或是传世的孤绝之品,黄河书画网,在画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南京博物院所藏这批藏品,在陈列展览和研究中,始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曾经与以不同形式多次参与展览陈列,数十年里获得了广泛的好评,有的甚至漂洋过海到了遥远的国家,充当了文化使者的身份,如朱耷《山水通景屏》,就曾远运德国展出。这种出使当然与建国前的流散海外不同,它已经成为我国与其他友好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渠道,起到了宣传我国传统优秀文化进行友好交往的作用。 综上所述,庞莱臣“虚斋”名迹的收藏聚散,由崛起而衰退,经过了大约一个世纪的过程,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走过了一个收藏家在“聚散”过程中所应走的道路。庞氏“虚斋”收藏正处于中国经历剧烈变革的历史时期,由晚清而民国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不平常的收藏经历,其收藏在近现代收藏史上有着非同一般的价值和意义。他依靠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截流住诸多流往海外的历代名画,对于保存中国文化有着重要的贡献。庞增和捐献这批藏品对于南京博物院展开学术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为南京博物院的学术繁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