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张忠培:考古人生八十年

时间:2017-07-05 14:00 来源:黄河艺术网 审核专员:黄河书画网 点击:

  2014年8月5日,是张忠培先生的八十岁生日。屈指算来,先生自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到现在,从事中国考古学事业已经有62个年头了。这62年间,他在北京大学认真地学习了9年,在吉林大学忘我地奋斗了26年,在故宫博物院坚定地拼搏了27年,前前后后经历了一段不凡不俗的人生旅程;这62年间,书画家百科,他从一个普通的考古学生,变成了一个知名的考古学者,成为了一位著名的考古学家,实实在在踏出了一段有迹有彩的学术之路。

  作为张忠培先生的弟子,我深感老师的学术思想是深邃的、学术视野是宽泛的、学术著述是丰厚的、学术贡献是多元化的。深知总结他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儿,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但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考古学几十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更好地把中国考古学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我们理应效仿张忠培等一些先生不断研究和总结李济、梁思永、裴文中、尹达、夏鼐、苏秉琦、宿白、邹衡等老一辈考古学家学术智慧与敬业精神的做法,同样认真分析和探讨他们这一代人对中国考古学做出的学术贡献。为此,笔者不揣浅陋,愿借导师八十寿诞之机,从三个方面粗浅地谈一点儿我对张忠培先生学术思想的理解和认识。

  阵地战、运动战、游击战:相互补充,互为一体的田野考古工作方法

  田野考古是考古学诞生的标志,也是考古学发展的基础。能不能独立主持并科学地完成考古发掘、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工作,是界定是非考古学家的一项重要标准。实践证明,我们既不能因为有其他学科的学者运用田野考古发掘出土的材料研究了某些方面的问题就把他们说成是考古学家,也不能因为考古学借用或吸收了其他学科的技术或方法而混淆了考古学与它们的区别。田野考古工作,需要严格按照《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和《文物保护法》的要求和规定进行。如何设计和主持好田野考古项目或考古工程,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认真总结。张忠培先生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参加了北京大学在陕西华县、渭南开展的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在吉林大学工作期间又在河北、山西、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多次成功地设计和主持了大规模的田野考古教学基地建设与研究项目的实施。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科学高效的“阵地战、运动战、游击战:相互补充,互为一体的田野考古工作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地探讨一条河流或一定地区的文化系列与谱系以及社会进程的问题。

  所谓阵地战就是定点的大规模发掘,目的是解决一个遗址出土遗存的编年序列,搞清楚这遗址中不同考古学文化或同一考古学文化不同时期遗存的空间结构与格局,并将这遗址现今所在的地点即村落建设成能开展运动战和游击战的“根据地”,以支撑在该遗址相关地区或一条河流流域内开展运动战与游击战。运动战是选择一定的遗址进行试掘,以填补定点大规模发掘的遗址中所缺的考古学文化遗存。故阵地战和运动战是摸清一定地区或一条河流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及其社会进程的有效方法。游击战是在定点大规模发掘遗址所在地区的河流流域内开展普查,以了解不同考古学文化或同一考古学文化不同时期的遗存分布状况。

  可见,张忠培先生的阵地战、运动战与游击战相结合的田野考古工作方法,是以地区或河流为单位,由点到线,从线至面,谋求建立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谱系关系、文化与社会进程的考古学研究方法。这一方法,是张先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在北京大学学习的时候从陕西华县与渭南的田野考古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后来到吉林大学工作期间又在张家口及晋中等地的考古中予以运用与发展,并取得了成功。实践证明,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仅值得我们在今后的田野考古工作中予以运用推广,而且也必将成为中国考古学正规军和中国考古学主流学者群开展科学的田野考古工作的基本理念和工作方法。

  点线面、时空人:以物论史,透物见人的中国考古学治学之道

  做中国的考古学研究,必须明确这样几个前提:一是中国有百万年的发展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基本“史情”。二是中国幅员辽阔,东西经度跨度很大,南北纬度跨度也很大,在地大的同时还多山、多水、多原,沿海和内陆区别也很明显,这是中国地理的一个基本“地情”。三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元民族和多元文化的国家,经过历史上无数次的碰撞、交流和融合,至今形成了以汉族和汉文化为主体的包括其他众多少数民族和文化在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从中国的“史情”、“地情”、“国情”出发,苏秉琦先生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中国的考古学只能按“块块”搞、按“条条”搞的伟大学术构想。所谓按“块块”搞,其实就是要在空间上一个地区一个地区地搞,先注重区域特色和差别,然后再做区域间的横向比较。所谓按“条条”搞,就是在每一个区块当中先注重文化序列和分期编年研究,把工作重点放在年代早晚和时间坐标的建立上,然后再进一步考察同一地区或不同地区之间诸文化遗存的亲缘关系和演进格局。把“块块”和“条条”综合在一起来搞,就是苏秉琦先生的“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

(责任编辑:国礼艺术家官网)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4-2021 www.artren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17020777号-1
网安备案:41021102000103

主办单位:国礼艺术家官网 协作单位:国礼艺术大师委员会 国礼艺术家文化保护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