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技术人和那一缕乡愁

时间:2017-07-03 14:41 来源:黄河艺术网 审核专员:黄河书画网 点击:

渐行渐远的技术人和那一缕乡愁

吴喜杰的竹编作品

渐行渐远的技术人和那一缕乡愁

就地取材的杉木是做鼓身的好材料

  编者按: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抱有一丝远离土地的失落与寂寥,内心深处无法剥离对那些挟裹着浓浓烟火人情味的市井生活的不舍,归根结底,这是现代人的另一种乡愁。散落民间的传统行当和那些手艺人,却渐行渐远,这也许正是这缕似有若无的乡愁的、一个脆弱的载体和见证。

  01 篾匠吴喜杰的“复兴之路”

  □□吴小玲

  61岁的吴喜杰,是浙江缙云竹编工艺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他14岁开始拜师学艺,早期从事篮筐、竹筛、地簟、凉席等日常生活生产用具的粗制竹编,后来经过不断地摸索和实践,其制作的精细竹编,既适当保留竹编制品的传统用途,又融合当前家居和生活的新需求,确保实用性的同时,兼顾作品的装饰性和观赏性,通过创新实现了转型。

  走南闯北的缙云篾匠

  刚过完春节的这一天,缙云县一个坐落在山坡上的小区,一家店门口,大家拉家常的拉家常、带娃的带娃,店门口挂着一块手写的铁皮招牌,居中五个红油漆写的大字“吴喜杰篾店”。

  进门右手边靠墙堆着几根备用的毛竹,左边墙上安着一个货架,货架上摆满了火笼、百盒等竹编的成品和半成品,竹子的基础色上大胆地搭着大红和乌黑,显得格外喜庆。货架靠门这一端搁着竹编比赛的获奖证书,墙上贴着几张媒体采访的图片。

  车库正中,一个中等身材的老师傅半蹲着。“刺啦,刺啦”,剖竹、劈篾、再劈、再抽、再刮,碗口粗的竹子转瞬变成了篾条,篾条在老师傅的手里灵活翻飞,变成薄薄的篾片或篾丝。老师傅四方脸,细长眼睛,架着一副老花镜。他声音洪亮,一笑眼睛和脸上的皱纹挤成一团。这就是篾匠吴喜杰。

  吴喜杰出生在缙云县一个偏僻的山村。“生下来没多久就遇上农村最艰苦的那几年,家里孩子多吃不饱饭,就想着学门手艺至少能填饱肚子。14岁那年,我一个人跑去了福建,跟着一个温岭老篾匠学手艺。”吴喜杰笑道,“可是没想到学做篾这么苦,从早蹲到晚,蹲得时间长了,膝盖钻心地痛,连站都站不起来,两只手全是血泡。”就这样跟着第一个师傅学了些基本功,后来又回村子附近拜了几个师傅。

  吴喜杰小小年纪却能吃苦、肯钻研,学得也快,师傅们都喜欢他。当时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用到竹编制品,因此做篾的生意很红火。吴喜杰爱动脑筋,独立出来后,慢慢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他的竹编粗中有细,耐用又灵动好看,所以十里八乡一有活,大家都愿意找他。

  “那时生意虽好,但工钱很低,再加上竹编逐渐被金属、塑料等取代,做篾根本维持不了生计,所以2004年,书画家百科,为了供孩子们上学,我只好找了一家工厂做工。”吴喜杰坦言,“不做篾的这几年,不时有老主顾惦记,找我做活。因为无法割舍这门老手艺,在工厂干了四五年,最后还是辞了,又重新干起了篾匠。”

  精细竹编:创新中复兴

  在缙云,古时女子出嫁,娘家会请做篾师傅做一些精细竹编,如火笼、百盒、纻筐篮、头梳篓等,作为陪嫁,一是供婚后使用,二来竹编好似“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寓意“婚后生活红红火火”。不过,如今竹编的传统用途逐渐被其他低成本的产品取代,缙云以火笼、百盒等精细竹编做陪嫁的传统习俗也受到了冲击。

  “这几年,用多了机器生产、批量生产的东西,又有人开始喜欢手工艺,所以在家居装饰、礼品收藏这些方面,对精细竹编又有了一些需求量。”吴喜杰看到了竹编市场的新方向,他结合新需求,对传统竹编的用途、尺寸、配色以及花纹图案都进行调整,在适当保留传统用途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竹编制品的装饰性和观赏性。其代表作品正是缙云传统婚嫁系列精细竹编,有火笼、百盒、果盒、饭篮、麻丝簟、头梳篓、乌帽篮等。

  “这个过程特别不容易。因为缙云竹编历史虽然长远,但是基本上都是靠师傅带徒弟手手相传,再加上以前更注重实用性,基本上没留下什么现成的东西可以参考。现在整个缙云能做这种精细竹编的,一只手就可以数过来。做篾累人,不光要能吃苦,还要肯钻研。竹编的花纹和图案,基本上都得自己一边做一边试,一点一点摸索出来。”吴喜杰说。

(责任编辑:国礼艺术家官网)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4-2021 www.artren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17020777号-1
网安备案:41021102000103

主办单位:国礼艺术家官网 协作单位:国礼艺术大师委员会 国礼艺术家文化保护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