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物馆教育再谈“美好中华”

时间:2017-07-01 19:21 来源:黄河艺术网 审核专员:黄河书画网 点击:

  6月11日弘博网推送了一篇阿蓓关于“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以下简称“美•好•中华”)的文章6月19日,喵咚公众号做了一期“美•好•中华”的直播。

  读后阿蓓的文章感慨颇多,赞同作者的诸多观点;看完喵咚直播中冯好、张杰、龙霄飞、李建四位专家对文物及展览的解读,对展览又有了新的认识。“美•好•中华”展笔者也去看过,有些体会,结合阿蓓的文章及喵咚的直播,谈一谈“美•好•中华”中关于博物馆教育以及展览中对“美”的认知的问题,分享出来与文博同人一起讨论。不足及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博物馆教育特色

  当前博物馆界越来越重视博物馆的教育,各种博物馆教育论坛开的如火如荼,各类博物馆社教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如果向博物馆教育靠拢的话,从标题上看,展览的目的应该是进行“美”的教育,通过近二十年考古成果(考古发掘精品文物)来解读。如阿蓓所说,展览“试图提炼各历史时期的美学历史文化背景,揭示各时期的美学现象,诠释美学流变的过程。”

  本质上的,博物馆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就是展品,最重要的教育形式就是展览,最主要的教育特色就是临场感强。

  博物馆教育,是非教科书式的教育,是有自身特色的,应当是启发式(深度)、联想式(广度)、发散式(多维)的教育。

  启发式

  一件展品就是打开其背后历史大门的钥匙。此次展览所展示的360件(套)文物,犹如360把钥匙。钥匙摆在这里,如何引导观众拿起钥匙,打开历史的大门,探求知识,书画家百科,寻找乐趣,启发观众“透物见人”,通过历史遗物,来“看见”当时的社会状况、人们的日常生活,是摆在每一个博物馆人面前的问题。

  联想式

  同时,展览所展示的360件(套)文物犹如历史长河中的明珠,黄河书画网,分布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如何有趣、生动地把这些呈现碎片化的宝珠串联起来,需要博物馆人有足够的智慧,也需要观众有足够的想象力。

  发散式

  博物馆教育也应当是启示发散思维的教育,而非是给出标准答案的教育,是允许一个问题可以有数个乃至十数个不同答案的教育。对于“美”的理解,犹如“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观众都会有自己的答案。对于“美”的解读,展览是可以给出不同方向的解读,以启示观众,进而引导观众对“美”有不同的理解。因而,笔者认为,对于“美”得解读,在展览中是无需“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

  博物馆教育,“教”是一方面,即通过展览、活动向公众传递有效信息。“育”是另一方面,是更高层次的目标,即培养公众自我探索、自我学习的能力。博物馆教育也需要做到教学相长的。如果进一步的,博物馆能够接收到观众思考后的反馈信息,加以总结梳理,提取有效信息用于下一次展览,则可使展览得到进一步提升。

  博物馆教育的目标观众

  每一个展览均是对展品、展览主题的有效解读。至于对展品、展览主题的解读要到何种程度,这主要取决于展览的主要受众。没有一个展览是适合全年龄段,不同认知水平观众的。基于展览目的,每一个展览的策划均会有相应的目标观众。目标观众认知结构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对展览的解读。

  依然从展题入手的话,“美•好•中华”展览的主要受众应是考古文博等相对专业的人员,从副标题“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可以看出来。通常来说,这些相对专业的人员在对展品的认知上是要强于普通观众的。基于此,对于展览的解读,是可以不必过于详细的。

  展览解读的多层次

  既然该展览的主要受众是相对专业的人员,那普通的观众怎么办?一个展览,除了必要的展品和单元说明外,还有其他的手段来进一步阐释展览内容,以适应不同认知层次观众的需求。

  比如:展览说明牌;含有更多信息的解说板;重点展示内容的解说展板/印刷品/电子设备;印刷相应的图书、图录等;讲解员或策展人在展厅给予普通观众更多的讲解服务;举办相应的讲座、会议、论坛等。

  这些手段均可有效的帮助不同认知层次的观众加深对展览的理解和对“美”的解读。而观众也可以各取所需,选择合适自己的方式来进一步理解展览。

  展览,讲解与图录

(责任编辑:国礼艺术家官网)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4-2021 www.artren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17020777号-1
网安备案:41021102000103

主办单位:国礼艺术家官网 协作单位:国礼艺术大师委员会 国礼艺术家文化保护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