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书画资讯 > 名家动态 >
贾文忠全形拓为青铜器“写真”
时间:2017-07-24 19:04 来源:黄河艺术网 作者:黄河书画网 点击:

原标题:贾忠全形拓为青铜器“写真”

贾文忠全形拓为青铜器“写真”

  伯矩鬲全形拓 贾

  本报讯 (记者高素娜)日前,由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共同主办的“金石永年——贾文忠全形拓展”在北京恭王府开幕,展出的60余幅全形拓作品以独特的艺术形式生动再现了珍贵文物的另一种风采。

  贾文忠是我国当代著名的青铜器鉴定、修复专家、金石全形拓技艺传承人。他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金石书画,十几岁即随父习业,深得铜器修复要领,又拜康殷、傅大卣等为师,学习金石篆刻、书画、鉴定。他长期在文物系统工作,从事文物保护、修复、鉴定、研究等工作近40年。贾文忠全形拓作品器形准确、透视合理、纹饰清晰、铭文规范、效果逼真,且邀请了多位艺术家为之补绘或题跋,既充分展现了传统技艺之美,又有当代文化的介入,文质兼备。

  全形拓起源于晚清嘉庆年间,是一种青铜器的“写真”技能。此次展览中最知名的一件全形拓作品是现为首都博物馆镇馆之宝的伯矩鬲,这件青铜重器出土于1974年北京琉璃河251号墓。伯矩鬲由上而下铸造大小不等的7个牛头,在西周的青铜礼器中,食器鬲的数量不多,再加上造型华丽,反映了商周时期的铸造技术,书画家百科,因此一直在展线上供公众欣赏。2011年,国家文物局赴法国进行交流活动,众多国礼中一张“单薄”的全形拓作品却得到了法国前总统希拉克的喜爱。原来这位总统是位青铜器爱好者,为此,国家文物局委托贾文忠制作了国宝伯矩鬲的全形拓片。当时制作这件全形拓作品用了一周时间,而如今作为国礼的双胞胎拓片被留在了国内,得以在本次展览中亮相。

  此次展览共分为“贾文忠全形拓”“贾文忠金石传拓”“贾氏文物修复之家”3个板块,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新中国青铜器修复及全形拓的历史脉络与最新成就。其中“贾文忠金石传拓”展厅讲述了传拓技艺对金石学起到的重要贡献,传拓技艺是研究金石学的重要手段,系统阐释了传拓技法、传承及代表人物以及从平面拓到全形拓的技艺演变。“贾氏文物修复之家”展厅讲述了老北京青铜器修复业“古铜张”派传承,贾氏第一代传人贾玉波是新中国第一代文物修复大师,通过他当年的修复工作日记、使用过的修复工具、亲手制作的青铜器复制品,让观者更直接感受青铜器修复业的发展。贾氏家族三代共有十人在我国不同博物馆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展览也对每人的工作事迹做了全面总结。2016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吉金萃影》贾氏珍藏青铜器老照片一书,被评为2016年度全国文化遗产优秀图书奖,贾氏珍藏的370余张商周青铜器玻璃板老照片,记载了贾玉波及其师父王德山修复过的青铜器,其中不乏珍贵重器。


(责编:潘佳佳、鲁婧)

贾文忠全形拓为青铜器“写真”

人民日报客户端下载

贾文忠全形拓为青铜器“写真”

手机人民网

贾文忠全形拓为青铜器“写真”

 

推荐阅读

军威九十载 雄峙寸幅间

近一个世纪之遥的漫漫路途,走来“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这就是风云90春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素有“国家名片”之称的邮票寸幅空间中,瞻仰90年来的劲旅军威,不失为中国人民军队90华诞一个特殊而隆重的纪念。【详细】

军威九十载 雄峙寸幅间 近一个世纪之遥的漫漫路途,走来“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这就是风云90春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素有“国家名片”之称的邮票寸幅空间中,瞻仰90年来的劲旅军威,不失为中国人民军队90华诞一个特殊而隆重的纪念。【详细】

从名帖中看古人如何度夏消暑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夏日溽热难耐,气温直逼40摄氏度,动辄大汗淋漓。如此炎热,不妨在家中饮茶读帖消暑。

【详细】

从名帖中看古人如何度夏消暑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夏日溽热难耐,黄河书画网,气温直逼40摄氏度,动辄大汗淋漓。如此炎热,不妨在家中饮茶读帖消暑。 【详细】

(责任编辑:马大波)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4-2017 www.artren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豫ICP备17020777号-1

24小时咨询电话:0371-22303902 联系人:刘小姐 黄河书画网 QQ:3463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