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心曲人间 木刻年华 广州起义(油画) 203×271厘米 1951年 黄新波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本报记者 施晓琴 鲁迅先生1931年在上海倡导发起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至今已有80余年的岁月。于20世纪30年代初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黄新波是新兴木刻运动的健将,也是中国现代版画史上杰出的代表性画家。7月12日,由广州美术学院、北京画院主办,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承办的“心曲人间——黄新波艺术研究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展览是继2016年9月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理想与诗情——黄新波百年艺术纪念展”之后,对其艺术历程的又一次全面回顾。 诗意木刻表现家国岁月 黄新波生于1916年,广东台山人。1933年赴上海,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并与刘岘组织未名木刻社,在鲁迅先生指导下从事新兴木刻运动。受其影响,黄新波的创作紧贴近代以来“救亡”与“启蒙”的时代主题,创作了大量反映民族危难、底层社会,以及革命与政治题材的作品。新中国成立后,黄新波的作品内容转向对劳动人民的热情歌颂,运用寓意、象征等手法,塑造了诸多鲜明有力的形象,形成了淳朴洒脱的抒情风格。 本次展览展出了黄新波作品百幅,并结合书籍、照片等文献资料立体呈现了他50年的艺术生涯。展览分为7个部分,其中最重要的为“生命之沉重与希望之微明:抗战后期的现实主义(1942.1-1945.8)”和“人间:香港时期未被规训的现实与形式(1945.9-1949.8)”两部分,这也是黄新波艺术道路上的重要阶段。抗战后期的1942年至1943年,黄新波蛰居离桂林不远的“鹰山”,创作了《心曲》组画等一大批极具抒情性格的木刻作品,从人类和人性的层面思考整个人类的生存状态。 黄新波1946年至1947年在香港创作的油画和木刻作品,内容上凝聚了他对战争和苦难深刻的现实体验,但形式上却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表现技法,以致这批油画受到了当时香港左翼文艺界的质疑。然而,在个性化表达与群体性争议中也正好体现了黄新波潜意识里的现代思想和文学洞察力,也许更为接近“五四”精神的意旨。同期,他还在香港参与成立了“人间画会”与“人间书屋”。因此,书画家百科,以“心曲人间”作为此次展览标题,一方面是试图体现这些特殊经历对于黄新波的意义,另一方面也为了表达他的作品与世间苦难、奋斗与希望的关联,以及他诗意化地书写心中之曲的语言特征。 记者发现,此次展览的小节划分相当细致,有的仅以短暂的2年至3年为一个时期单独叙事,有的时期则互相有穿插重叠,对此,展览策展人、广东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胡斌表示,这主要是根据黄新波不同人生阶段的创作类型变化划分的。“例如在桂林的3年,是黄新波先生人生中很特殊、很重要的一段历程。虽然时间上非常短暂,但是他的艺术创作此刻有了突破,即此时的木刻作品与我们惯常所了解的左翼木刻的整体特征是不同的,他不再只为适应政治需求创作,而更加追随自己的内心,书画家百科,展现对生命的思考。所以,我们认为不应简单地只依据时间顺序来归纳、展现一个艺术家的一生,而应将这些重要的历程有所突出,使观众更好地了解一个艺术家而不只是革命版画家。”胡斌说。 经典作品穿越历史时空 此次展览是黄新波作品时隔23年后再次进京。其中,1∶1高清复制的大型油画《广州起义》是展览的一大亮点,原作现藏于国家博物馆。该作品的绘画风格与黄新波在香港时期的油画风格一脉相承,但内容上却是革命题材,这种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在当时非常独特。 另一位策展人何小特谈到,目前人们所见的多是黄新波上世纪40年代之后的作品,30年代的原作很难找到。但策展团队在寻找过程中发现,黄新波的早期作品很多流向了国外,如展览中复制的《流浪的儿童》,其原作现藏于澳大利亚国立博物馆。“这件作品早期被一位在中国的英国人买下收藏了,后来他又带去了澳大利亚,并捐给了澳大利亚国立博物馆。”何小特说。黄新波的木刻作品吸收了珂勒惠支等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家的某些艺术因素,在图式、刀法、排线甚至象征手法的诗意运用方面,则受美国版画家肯特的影响颇深。其作品构思奇特,语言干净洗练,富于象征性,是被公认的最擅长运用黑白对比手法的现代版画家之一。因此,其艺术性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民族性与先锋性结合的典范,具有人性的光辉,又体现时代的脉搏。“黄新波先生个人的艺术是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他的画面十分干净,但他的内心十分寂寞。他用独特的视角和情怀刻画出来的版画,在我们今天看来依然十分鲜活,他的作品是穿越时代的,即便今天人们依然为之感动,这样的创作现在很难找到。当下的艺术家追求技法和样式的新颖特别,但这不是艺术的本源。历史是无情的,被历史的车轮碾过之后,能被历史铭记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