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书画资讯 > 名家动态 >
黄宾虹的山水画《黄山汤口》为何能创出天价
时间:2017-07-19 09:18 来源:黄河艺术网 作者:黄河书画网 点击:

原标题:《黄山汤口》为何能创出天价

黄宾虹的山水画《黄山汤口》为何能创出天价

  在刚结束的2017年嘉德春拍上,黄宾虹92岁创作的山水画《黄山汤口》创出3.45亿元的天价,令人瞠目。一幅近现代的画作价格不仅超越了古代山水画大师的成交价,甚至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的画作也甘拜下风。黄宾虹在画史上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画家,其山水画的笔墨特点是什么?

  传统功力集大成

  浑厚华滋见性灵

  黄宾虹的山水画涉猎广泛,远学北宋董源、巨然、范宽,中习元代黄公望、倪瓒、吴镇,近法明末程邃。其中,元代的倪瓒、吴镇,明末的程邃,都对黄宾虹的山水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浙江省博物馆藏的一幅黄宾虹《临倪瓒山水图轴》,从画的题跋上可知是黄宾虹50岁左右画的,在用线勾勒和皴法上,早期黄宾虹曾效法倪云林。在湿法上,黄宾虹喜爱吴镇的处理手法。倪瓒的“干”与吴镇的“湿”,是黄宾虹早期所着意学习的。

  在黄宾虹89岁时的一幅山水画中,他将自己的山水画追求与理念用题画诗娓娓道出:“唐人刻画炫丹青,北宋翻新见性灵。浑厚华滋我民族,惟宗古训忘图经。”由此,“浑厚华滋”成为黄宾虹山水画最突出的风貌与特征,也是黄宾虹绘画美学的核心。在他85岁画给友人的另一幅画中题到:“画当以华滋浑厚为宗,一落轻薄促弱便不足观。”而在90岁画的另一幅画的长题中他更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主张——“山川浑厚,草木华滋,董巨二米为一家法,宋元名贤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笔力是气,墨采是韵,逮清道咸金石学盛,籀篆分隶,椎拓碑碣精确,书画相通,又驾前人而上之言,真内美也。”

  渴笔发挥新高度

  以书入画第一流

  黄宾虹善用渴笔,在近代山水画大师中不仅独创,而且第一。黄宾虹在89岁时的一幅山水画中题写道:“宋元人渴笔法,刚而能柔,润而不枯,得一辣字诀耳。”黄宾虹的山水画用笔辣,飞白尽出,将枯笔、渴笔用到极致,画中遍布书法中的篆书笔法。黄宾虹将自己篆书用笔的写法,引用到山水画创作中,“以书入画”,山石、树木、房屋的勾勒完全是篆书书法的用笔,这一点完全是独创。黄宾虹在一幅画中题写到:“前清道咸,金石学盛,绘画称为复兴,兹拟之。”可见,黄宾虹已经有意识地将金石趣味融入到自己的山水画中,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将渴笔发挥到前人未有的境界。

  黄宾虹的“渴笔”得法于明末清初画家程邃。程邃善渴笔,其山水画被时人评为“润含春泽,干裂秋风”,这一点正是黄宾虹所心仪的,黄宾虹山水画的美学思想深受其影响。在他91岁时画的一幅画中又题写到:“干裂秋风,润含春雨,垢道人从元季王黄鹤梅花庵一变其法,逴跞今古,兹试写之。”程邃善用渴笔焦墨,黄宾虹的山水画吸收了一些程邃的笔墨处理,特别是他晚年的“黑宾虹”画作,更是得益于程邃焦墨的启发,但进而又有自己新的创新和发展。黄宾虹的焦墨山水,近看像一团乱如麻的线团,但远看山石的结构分明清晰。晚年的黄宾虹将“渴笔”山水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

  学者画家世罕有

  学贯古今眼力高

  由于黄宾虹的山水画是主要依靠深厚的笔墨功力为基础的,所以能欣赏他山水画的人需要了解中国画历史,具备一定的美学基础。黄宾虹自己曾说,我的画或许要50年后才能为世人所知。这一点完全没有说错,在黄宾虹去世后,他的家属曾打算将他的4000多幅画捐给国家,但当时竟然没人接收。可知,要看懂黄宾虹画作的价值,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当然,黄宾虹也不乏知音,著名翻译家、美学家傅雷就是黄宾虹的知音和艺术推广者,不仅帮着黄宾虹卖画,还帮他联络出书和个展,傅雷本人也收藏了黄宾虹的上百幅画作。

  黄宾虹当过编辑,是美术史家、鉴定家,还教过书,一生角色众多,书画家百科,复杂的身份对他的山水画创作影响很大,使他的山水画具有“文人画”、“学者画”的特色,并不是一般的工匠画和画家画。他30多岁醉心于金石印章收藏,一生收藏古玺上千枚,是个收藏家;40多岁曾编辑《神州国光集》,主编过《美术周刊》,在商务印书馆编过书;73岁鉴定故宫书画,过眼古代书画名迹无数,书画家百科,是个鉴定家;74岁到北京艺专任教10年,是个教授;自己撰写出版过《古画微》,是个美术史研究者。如此丰富的经历,决定了黄宾虹不是个普通的画家,而是一个学贯古今、眼力极高、国学深厚的学者。

  市场飙升因素多

  学术最终获认同

(责任编辑:马大波)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4-2017 www.artren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豫ICP备17020777号-1

24小时咨询电话:0371-22303902 联系人:刘小姐 黄河书画网 QQ:3463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