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诗书难觅“绣眼”名 幸有名画留倩影 宗 赵佶 《梅花绣眼图》 宋 林椿 《枇杷山鸟图》 红胁绣眼 精美的绣眼笼 贵为我国四大笼养鸣叫鸟之一的绣眼,在历代文献中却鲜有记载。但从宋代开始,绣眼的倩影便出现在传统花鸟画中。画家们以独特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绣眼的生活习性和优美的形象。 文、图/钟葵 南方人习惯叫它为相思仔 但凡喜欢养鸟的人,都知道有一种小鸟名叫绣眼。这种鸟很容易辨认,它们的眼眶有一道细毛白环,有点像画眉,不过白眼眶后面没有那一条长长的白眉。因此又名粉眼、白眼圈、白目眶,江浙一带的人喜称它为鹨叮,南方人则习惯叫它为相思仔。 绣眼为雀形目鸟类,全世界有12属80多种。它们的嘴细长而尖锐,嘴峰稍有点弯曲,舌端呈刷子状,先端具有角质纤维簇,鼻孔为薄膜所掩盖,翅圆长,尾巴短。大部分种类背面呈橄榄色或黄绿色,腹部灰白色或黄色。雌雄同色,羽色无季节变化。绣眼过着树栖生活,常栖息于林缘附近,书画家百科,或灌木丛中,有时出现在农田地边、果园和村寨附近,常在树冠层枝叶间跳跃穿梭。取食昆虫、花蜜和甜软的果实。 中国产的绣眼有三种,即暗绿绣眼、红胁绣眼和灰腹绣眼,长相非常相似,如果对它们不熟悉,很难分清楚。暗绿绣眼体长只有10厘米左右,它的头尾与背部为鲜明的草绿色,喙以下至胸部呈黄色,腹部为灰白色,全身绿、黄、白三色和谐天成,搭配自然优美。红胁绣眼又称“紫裆绣眼”,比暗绿绣眼略大一些。它与暗绿绣眼的区别是,在其两胁部位上有较清晰的栗红色斑。灰腹绣眼与暗绿绣眼的相似度更高,大小几乎一样,也是绿、黄、白三色,区别是腹部中央杂有不明显的黄色纵纹,但灰腹绣眼在我国比较少见。 因啼声婉转成为宠物 绣眼生性活泼,行动敏捷,叫声婉转动听。因为它们比其他的同类更会唱,故自古以来便因啼声而成为宠物,被人们广为饲养。就绣眼在我国各地的分布来看,被作为笼养观赏的绣眼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分布在我国南方各省的暗绿绣眼,另一种是分布在北方地区的红胁绣眼。由于这种鸟的自然地理分布,以至于形成了南方人玩赏暗绿绣眼多,北方人玩赏红胁绣眼多的格局。时至今日,绣眼已成为中国四大笼养鸣叫鸟之一,与百灵、画眉、靛颏并驾齐驱。 按常理来说,像绣眼这种被人们驯养已久的“国产”名鸟,应该有不少文献记载过。但奇怪的是,无论是《禽经》《艺文类聚》之类的书籍,还是历代诗词歌赋、笔记、小说,都极少提到它。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南宋西湖老人的《西湖老人繁胜录》中,但只提到绣眼之名,没有具体描述。直至清代,才出现了较为详细的记载。如《清宫鸟谱》曰:“粉眼,形如黄雀而小,黑睛白眶,青黑嘴,黄颔,胸腹微红,顶至背黑黄色,翅尾苍黑色,近尾背毛带赤黄,青足。常以三、四月来,鸣声清脆可听。毛色与新柳相类,故亦名柳叶青。”上述记载,应指红胁绣眼。清光绪年间的《恒春县志》也说:“绣眼,绿脰子,一名竹叶青。”“绿脰子”,即颈部为绿色羽毛之意,绣眼羽毛又似竹叶,故又名“竹叶青”。 自宋代开始,绣眼便出现在花鸟画中 虽然有关绣眼的文字记载甚少,但我们可以从古代绘画中找到它的踪迹。自宋代开始,绣眼的倩影便出现在各个时期的花鸟画中,画家们以独特的方式,形象地展示了绣眼的生活习性和优美动人之处。宋代有两幅以绣眼为题材的花鸟画很著名,一幅是宋徽宗赵佶的《梅花绣眼图》,另一幅是林椿的《枇杷山鸟图》。赵佶的《梅花绣眼图》有“御笔”“天下一人”款识,钤“御书”朱文葫芦形印一方。图中梅枝瘦劲,枝上花疏蕊秀,一只绣眼俏立枝头,顾盼鸣叫,与清丽的梅花相映成趣。从画面可以看出,梅枝有明显的人工修饰痕迹,应为剪枝成形的宫梅。绣眼胸腹部为灰白色,胁部无栗红色斑,应为暗绿绣眼或灰腹绣眼。 《枇杷山鸟图》无款识,钤鉴藏印“宋荦审定”“宣统御览之宝”,裱边题签“宋人画枇杷山鸟”,专家普遍认为是宋代画家林椿的作品。图中成熟的枇杷果分外诱人,一只绣眼栖于枇杷枝上,翘尾引颈,正欲喙食果实,黄河书画网,却发现其上有一只蚂蚁,便回喙定睛端详,神情生动有趣。而枇杷枝仿佛随着绣眼的动作,重心失衡而上下颤动。画面静中有动,妙趣横生。这只绣眼是什么品种?从画面来看,画家所描绘的是枇杷成熟的季节,应为江南的夏季。这个时候,红胁绣眼应该到北方繁殖去了,且画中的绣眼胁部也没红斑,可以首先排除。看其腹部,中央也没有黄色纵纹,灰腹绣眼也可以排除了。由此可以判断这是一只在江南地区常见的暗绿绣眼。暗绿绣眼喜食有甜味的水果,图中绣眼与枇杷的组合,也符合暗绿绣眼的生活习性。 如今绣眼笼也成为收藏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