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艺术院校最初局限于校园象牙塔里的毕业活动,由于艺术自身丰富多元的表达形式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特别是依托新媒体技术在各类平台上迅速地传播与放大,近些年逐步演绎成为了一场中国艺术毕业嘉年华。 从一定程度上讲,艺术院校毕业季的“秀”与“热”是“互联网+”艺术在高校播下的美丽种子。这枚种子拥有怎样的外壳与内核,在未来应结出怎样的艺术之花?我们将拭目以待。艺术毕业季的热闹虽已落幕,对于艺术青春的思考才刚刚开始。 带着艺术的火种从博物馆出发 在一座年轻的艺术博物馆里为本科生做一场毕业作品展,似乎是一件有点“冒险”的事情。因为与博物馆最直接的联想是“古典”“经典”。从这一意义上说,这也是对传统博物馆理念的挑战,而这种挑战本身就是一种有意味的艺术形式。当毕业创作、观众、博物馆三个元素在清华园的特定时空中相遇,交织演化成一只奇妙的大手,仿佛于不经意间推开了一扇未来之门。在这个盛夏的艺术毕业季里,一切显得安静而从容。 透过这扇门,我们可以看到什么? 张娜 《通心灵静》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争议” 其实可能是件好事情 一座崭新的艺术博物馆自落成之日起,就承载着众多使命,特别是广大艺术师生的期许。人们会热切期盼在清华艺术博物馆的殿堂里看到过去难以看到的中外艺术经典,为艺术教育和通识教育提供有力支撑;人们会期待陆续展出清华美术前辈和当代名师的艺术成果,系统地向世人宣示“清华美术学群”。那么,对于学生作品呢?在艺术博物馆里为学生做展览,会不会降低了博物馆的艺术水准和专业品质?疑虑和争议不免随之而来。 其实有争议并不奇怪,如何定位博物馆本就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作为一座大学博物馆,教育的功能要天然地拥有最高优先权。换言之,凡是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教育功能发挥的展览和活动,都应是大学博物馆在决策中优先予以考虑的。对待争议,最好的办法是坚定办馆理念,坚守办馆标准,坚持办馆品位,少说多做,一切让实践去检验。 作为艺术博物馆的工作者,争议恰恰是激励思考的契机。传统的博物馆理念是以“物”为中心,其定义偏重于“物”的征集、收藏、研究、保护、展示,藏品的数量和珍惜程度直接决定了博物馆的层次和等级,于是其展示往往是带有“炫耀”心态和“赛宝”性质的物品陈列。现代博物馆的理念,早已摒弃单纯以“物”为中心,转而更多关注人的需求,关注对藏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博物馆成为满足人们某种类型的欣赏、学习、消费和休闲娱乐的公共机构和开放场所。 博物馆要服务于人,大学的博物馆首先要服务于大学里的人。学生,老师;专业,非专业;校内,校外……这是一座开放的大学博物馆同时要面对的各种人群。而美术学院的本科毕业生,是这其中比较特别的一类人。他/她们今天是大学美术教育的培养对象,他/她们明天可能是职业的艺术工作者,他/她们之中未来可能涌现出杰出的艺术家。他/她们怀揣艺术梦想走进大学,走进的校园不是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围墙,书画家百科,走进的博物馆不是密不透风的堡垒。博物馆不仅盛得下艺术大师的作品,也应该为艺术专业学生的成长提供更高更广的空间。 要相信,未来的艺术大师很有可能就从这里走出。 宋杰《似水流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归零” 寻找艺术之路的坐标原点 在艺术博物馆里展出学生的毕业创作,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博物馆不同于一般的公众艺术空间,正如习总书记所言,“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以保护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传承人类文明为目标的博物馆里为本科生办毕业展,对于即将走上职业艺术生涯的本科毕业生而言,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可能产生特别深刻的启迪。 启迪之一,是如何看待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这里保存和展示的大都是经过历史沉淀和实践检验了的人类优秀文化的代表物,是超越时间、超越地域、超越种族、超越文明的人类文化共识。面对这些人类优秀文化遗产,我们年轻的艺术工作者正该放下成见,打破禁锢,广泛接触和汲取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知往鉴今,以启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