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本报记者 余如波 嘉 宾: 四川美术馆馆长 梁时民 成都当代美术馆执行馆长 蓝庆伟 成都A4美术馆馆长 孙莉 4月以来,成都的美术馆逐渐恢复活力,越来越多的精彩展览呈现在艺术爱好者面前。 四川美术馆举办了著名版画家张漾兮、李焕民的回顾展,成都市美术馆的“丘园养素”呈现古典而雅致的意境,蓝顶美术馆的“奇点”呈现纷繁多姿的雕塑作品,成都A4美术馆开馆展“创造空间”充满先锋感和国际范…… 不过,如果在天府广场周边几大文化场馆走走,比较一番,却可以直观感受到美术馆人气相对较“冷”,这也是成都不少美术馆共同的“痛点”。如何让更多的市民走进美术馆,本报记者特邀请成都三家美术馆馆长,聊聊各自的思考、困惑和出路。 美术馆普遍“遇冷”要从自身找原因 主持人:从成都的情况来看,不少美术馆的人气似乎逊色于图书馆、博物馆。 梁时民:不光是成都,全国各地的美术馆大都面临相似的情况。四川美术馆邻近天府广场,每天还能保证上千人的人流量,地段不太好的美术馆就没那么幸运了。美术馆虽然也面向公众,但它带有更强的专业性。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美术馆是艺术家展出作品的地方,涉及的领域属于上层建筑乃至哲学范畴,距离自己的生活比较远。除了张大千、齐白石等人,很多艺术家对公众而言其实都很陌生,无法像“丝路之魂”展览那样吸引超过百万的观众。 孙莉:中国目前大多数的美术馆,多半以绘画和静态雕塑为展览展示内容,而观众在缺少美术史和审美教育背景的情况下,常常会对艺术作品的创作意图和如何欣赏艺术作品产生困惑,造成观众和美术馆之间的疏离。国内的美术馆,更多只是作为展览展示功能的存在,而在艺术教育和推广所做的工作有很多不足,提升的空间非常大。 在今天,美术馆不改变自身的运营模式,很难同其他特别是具有娱乐性的公共文化设施竞争。很多展览缺乏对内容的研发,往往在开幕的时候变成社交和成果评价的平台,而开幕后便少有人问津。对待每一个展览项目,生产出更具有价值、观赏性和教育性的公共项目,使公众能更深入地了解展览,这是国内美术馆面临的问题。 蓝庆伟:这里涉及到美术馆的大众接受史。公众对美术馆认知的缺失原因很多,除美术馆自身原因外,如何从实用主义向审美、创造转换是整个社会的大课题。 主持人:一座城市的文化生活中,美术馆应该占据何种地位?国外的状况怎样? 蓝庆伟:国外美术馆在城市文化生活中占据着较高的位置,美术馆文化是一种常态,而国内美术馆虽然有接近百年的历史,但美术馆文化的土壤依然贫瘠。这跟一个国家、一个地域的文化是息息相关的。 孙莉:一方面,美术馆是人类文明特别是艺术领域里,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的聚集地;同时,更是回应现实、面向未来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声地。艺术家成为美术馆创作的主体,通过美术馆的工作在艺术和精神领域获得成就,美术馆也应该成为人们面对现实世界困境时候的一片绿洲。同时它也是公众艺术教育和公众美学教育的社会化机构。 美术馆的发展历史在西方已有200多年,无论是在城市还是社区,它都是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其使用率非常高。国内目前大量的新美术馆在建设中,但软件和专业人员的培养,场馆的管理运营都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地提升。 吸引公众美术馆要学会自我“包装” 主持人:在引导公众走进美术馆方面,各位馆长都有哪些值得分享的探索和经验? 梁时民:对于公众而言,展览品质是吸引他们走进美术馆的基础。四川美术馆新馆开馆近两年来,举办了很多重要的展览,比如“大山大水·大美四川”创作工程优秀作品,比如霍春阳、张漾兮、李焕民等名家作品展。今年我们还会引进《时尚芭莎》杂志150周年纪念展,邀请国际顶级艺术家到场分享,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 公共教育方面,四川美术馆和青羊区十多所中小学合作,去年就接待了数千人走进美术馆,还举办了学生美术作品展。 孙莉:A4美术馆刚刚举办了开馆展“创造空间”,从我们的导览册可以看到一些端倪。一本针对专业观众,由策展人和艺术家完成;一本面向广大非专业观众,与插画师合作,书画家百科,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展览;还有一本和川音幼儿园师生合作,通过孩子的眼睛解读展览。三本导览册针对不同的群体,是A4在满足不同观众需求上的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