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礼资讯 > 名家大家 >

清华美院教授回访佛山非遗传承人

时间:2017-07-05 09:16 来源:黄河艺术网 审核专员:黄河书画网 点击:

  为深入推进文化部、教育部的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唐薇、金纳、杨静、原博、陈岸瑛、刘润福、王晓昕、付斌、冼枫等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以下简称清华美院)不同专业的教授来到佛山,对佛山秋色、彩灯、剪纸、木版年画、石湾公仔、金箔、南海藤艺等非遗项目展开为期四天的专题调研,还走访了青年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室。在佛山,他们以敬畏的眼光去打量这片古老的土地,用审慎的态度去考量那些传承千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起源:对非遗的热爱让师生们走到一起

  陈岸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主任。他接受采访时总是面带微笑,儒雅、谦虚、随和是他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身为清华非遗研培计划项目负责人的陈岸瑛告诉记者,清华美院非遗研修班首期在2015年启动,去年10月,清华美院专门为佛山手工艺类非遗传承人开设了第五期研修班,佛山20位充满青春活力的传承人走进清华大学,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富于挑战性的学习,其中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选送了6名70后传承人参加研修。

  唐薇和金纳谈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工艺美术行业的传承人一直有进高校进修的传统,清华美院工艺美术大师班一直都在办,其中走出了不少大师级的人物,但像“研培计划”这样成系统、大规模、以继承弘扬传统文化为主旨的研修课程是第一次实施。

  杨静和原博说,通过回访每一位佛山研修班的同学,可以更深入了解佛山传统,考察研修效果,并为进一步交流合作建立基础。

  回访活动让非遗传承人得到了尊重并增强了他们对民族文化传承的信心。佛山剪纸传承人邓春红说:“通过这次活动,让我遇见了许多同样热爱非遗的伙伴,我们彼此坚定了传承的信心和决心。”

  佛山彩灯传承人黄宏宇谈到:“在清华美院的学习,我真的受益匪浅,明确了前行的方向,还知道了怎样把非遗与现今的生活联系起来,用古老的技艺创造出适应现代生活的美感。”

  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以及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教授们的到来非常重视,精心选择回访路线,派专人陪同调研。“不仅要让导师们了解到佛山传统文化的厚重,也要让他们感受到佛山人民的热情。”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关宏说。

  调研:每一处非遗都承载着岁月沧桑

  5月1日至3日,一连三天,教授们马不停蹄地走进佛山非遗各个领域,尽管行程安排紧密,但教授们觉得此行所获是“激动的”、也是“充满惊喜的”。

  5月1日早上,教授们来到禅城区居仁里,书画家百科,见到佛山狮头的第六代传人周嘉欣。2011年大学毕业后,周嘉欣当了3年老师,毅然回归家族传承狮头扎作。如今,28岁的周嘉欣与母亲黎婉珍每天在老巷的一间破旧门面里做佛山狮头,导师们对这项传统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为80后的传承人放弃教师职业,走上非遗传承之路,表示赞赏。

  在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教授们在不同的生产车间看到年轻一代专心致志地制作铜凿剪纸、秋色等各种手工艺品。刘润福谈到,佛山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让这些优秀的民间工艺有了较好的传承基础。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业,也说明了佛山传统工艺后继有人。

  在林志锋、谭建锋、梅晓山、刘健翎等人的陶艺工作室里,导师们发现,石湾陶艺是一个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行业,领域里的大部分陶艺家,尽管创作题材有接近之处,但艺术表现形式各有特色,他们的艺术取向也是不同的,正所谓百花齐放,代代都有高峰。

  教授们还与谭建锋的师傅潘柏林进行长时间的交流。原来潘柏林曾于1985年在清华美院的前身——中央工艺美院研修过,工艺美术知名教授曹春生、张守智等人成为潘柏林的良师益友。

  同时,教授们还来到南海、三水。在南海罗村,他们看到吴炜全父子俩艰辛地支撑金箔的微薄生意,也注意到金箔打造的每一道工序费时费力且充满危险,书画家百科,可以用“千锤百炼”来形容。据了解,去年课程研修结束后,教授们为吴炜全联系了阿里巴巴“匠仓”平台,希望通过互联网,加强推广。近期,吴炜全生产了价格不高的小件木雕金箔,由于精巧可爱,已获得市场好评。

  南海藤编的传承人吕永均是一位颇有经济头脑的企业老板,年销售达到数千万元,全球专卖店有200多家。他希望,未来多与非遗班其他同学通过“1+N”的组合,让藤艺家居产品更为丰富,个性化,更有地域特色。

(责任编辑:国礼艺术家官网)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4-2021 www.artren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17020777号-1
网安备案:41021102000103

主办单位:国礼艺术家官网 协作单位:国礼艺术大师委员会 国礼艺术家文化保护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