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乱开 中国现代书法30年“ 2016.11.21 - 2016.11.29
摘要:全国各大美术学院的毕业展览已陆续拉开帷幕,毕业创作在学院官网与私人社交媒体上开始密集推广。这些毕业作品整体给人以制作精细、漂亮的视觉感受,多媒介跨界组合已成为展览中的常态。不过通而观之,大家在注重所谓新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趋同”的倾向。 与前几年不同,近两年毕业展览…
全国各大美术学院的毕业展览已陆续拉开帷幕,毕业创作在学院官网与私人社交媒体上开始密集推广。这些毕业作品整体给人以制作精细、漂亮的视觉感受,多媒介跨界组合已成为展览中的常态。不过通而观之,大家在注重所谓新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趋同”的倾向。 与前几年不同,近两年毕业展览中吕克·图伊曼斯、里希特等备受推崇的艺术家的图式已经很少见到了,历年展览中的保留节目如走形式的社会调查、表现留守儿童和流浪汉的作品已不受待见,而曾经风靡一时的卡通图样也早已绝迹。如果要赞美的话,这也许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同学们与指导老师起码能意识到,在互联网与社交媒体如此发达的情况下,再不能肆无忌惮地仿照艺术市场上流行好卖的图像进行毕业创作了。但遗憾的是,这种进步仍然有点换汤不换药。臭大街的“大师”不能用了,开发几个在国内外还不太为大众所知的艺术家来抄袭一下,应付毕业创作,混个学位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财运好的话,还可以被推广为“中国的×××”,借此名号就可以闯江湖了。如令很多美院师生爱恨交加的著名公众号“抄袭的艺术”,日前就爆料了某著名院校毕业展中多位学生作品涉嫌抄袭国外艺术家作品的案例——这种现象为何年年爆料年年有,确实值得反思。 无论毕业展览与形象推广手法如何花样翻新,美术学院要想改变上世纪50年代形成并固化下来的教学体系仍然难度不小,这种讲求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注重技术培养、层层规范化递进的教学大纲,与当代艺术多元化、个人化的特征是格格不入的。而我们知道,今天的艺术创作所面临的问题更多的是观看方式的转变,以及以何种方式对社会、人、自然生态等问题进行关注和阐释。学生不仅需要技术方面的严格训练,更需要艺术观念与思考方式上的引导。而美术学院的教学短板也恰恰就表现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创新意识的个体教师,若没有相配套的教学体系予以支持,最终还是要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评估标准来完成教学。这一点也说明了今天美术学院新增实验艺术专业,却难以大展拳脚的问题所在。 另一方面,尽管有所努力,但美术学院从招生到教学等各个环节仍然缺乏对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视。目前看,基数庞大的考生之所以报考美术学院,主要原因仍然是高考的文化课成绩要求较低。而美术学院课程体系中的理论课多少年来也仅仅依靠那点中外美术史支撑。唯一不同的是,信息传播日益发达的今天,学生们能看到更多的是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装置艺术、坏画、录像艺术而已。至于这些国外的艺术家为什么要这样表现、他所继承与批评的是什么,它的思想背景与支撑理论是什么,我们都不清楚,也不需要清楚,只要有别人没有见过或还不熟悉的新鲜别样的图式或材料即可。了解这一点,再看毕业展览中争奇斗艳、光怪陆离、精致漂亮却又没有意思的作品就不再疑惑了。各个学院的优缺点大致相同,趋同性问题显得十分突出。照理说,书画家百科,各个美术学院位于东西南北不同的地理环境中,书画家百科,学生也来自祖国各地,或城市或乡村、或汉族或少数民族,观众应能从展览中见到表现不同地域、不同文化感受的作品,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学生对乡村的认识大都来自媒体,即使身在乡村,也很少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作品流于表面。每年都开设的“下乡”写生课意义何在?难道仅仅是为了在农村或者风景区画速写? 此外,对于学生创作,也需要警惕“创新”一词。“太阳底下无新事”,一味创新或“二手”创新都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学院如何改革既有的教学体系,授人以渔,给学生提供一个阐释独特自我并将其转换为艺术的新的视角与方法。学生以另一种方法对自身、社会进行观照时,也要有能力面对他所选择的艺术范式的批评与界定。在艺术上的所谓“新”和“意义”,是属于批评文本的范畴,毕业创作完全没有必要“唯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