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在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中,笔墨是因工具(毛笔)的因素凭借着“线”的幻化而呈现。与西方艺术相同的是,这条线“尽精微”时称之为“点”,“致广大”时则称之为“面”。如何能驾驭住这条线,如何能让这条线传递出作者所思所想所观所照,渐生笔墨的美感和可读性,正是艺术家们殚精竭虑并沉醉其间的原因所在。
回顾中国几千年的美术史,不难发现在中国绘画与书法这两种体系中,诸多大师已为我们留下了不同时期不同“线相”的形式与手段。单就一个皴法,先贤便留下鳞皴﹑绳皴﹑披麻皴﹑卷云皴﹑解索皴等等,北宋米元章父子以“米点云山”使得线相游离于写实和写意之间,开拓出更为弹性和自在的语境空间。
善旦此帧山水《心画》作品,一反他惯常表现的实验水墨,把毫端笔触的浓、淡、干、湿以及疏、密、虚、实的节奏感跃然纸上,暴露无遗。这种手法既是放纵的、大胆的,也是极易引起争议和批判的,但我认为它最终是作者真诚和自信的态度,也得益于他长久以来对书法艺术的研修和提炼。
黄宾虹在画跋中常有“干裂秋风,润含春雨”之语,这是他的美学观点,也是他穷其一生所追求的圆融境界。透过表象看本质,《心画》给我的第一观感是凝重,是寂默,与读黄宾虹画颇有同感。细读之余则会感受到它每一点每一线却无一不蕴含着生机,虽山川庄严却包容着自然的气息与温情。
似有一叶扁舟在下,未知划向何方?生命是一场有去无回的远游,《心画》掩映在善旦多变的线相背后,仿佛向观者传递了彼岸的消息……
时丁酉溽暑愚弟雨生于仪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