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乱开 中国现代书法30年“ 2016.11.21 - 2016.11.29
摘要: 本文介绍的是一幅明代万历年间的人物类瓷画(见图)。这幅瓷画虽然画面残得有点严重,但显示画意的基本要素仍在,故可以按图索骥,揭示其中的故事。 瓷画中的主体,自然是那个坐着吹箫的人。此人面对江河,嘴贴箫管,十指弹动,正吹得起劲。他是谁呢?显然,他不会是“吹箫引凤”传说中的萧史…
本文介绍的是一幅明代万历年间的人物类瓷画(见图)。这幅瓷画虽然画面残得有点严重,但显示画意的基本要素仍在,故可以按图索骥,揭示其中的故事。 瓷画中的主体,自然是那个坐着吹箫的人。此人面对江河,嘴贴箫管,十指弹动,正吹得起劲。他是谁呢?显然,他不会是“吹箫引凤”传说中的萧史。因为萧史只是一个民间的吹萧高手,不可能带着官帽。搜索枯肠,在有影响的历史典故中,做官的吹箫高手似乎很难找。所以从人物入手解读此画画意,有点困难。 经反复观察,这幅瓷画的画意,在图上方一个“楚”字中露出了端倪。“楚”代表的应是历史上著名的西楚霸王项羽;“楚”字高悬在峭壁之上,表示此处有可能是“垓下”。“垓下”位于安徽省灵璧县,是楚汉相争时著名的古战场。当年项羽受困“垓下”,准备在此与刘邦展开最后的决战。不料,刘邦使出“四面楚歌”之策,用歌声涣散楚军军心,致使项羽不战而溃,最后在乌江边自刎。 “垓下”的名气很大,其实不过是平原上一片低矮的山岗。它的地形特征:一面是平缓的山坡,一面是陡峭的悬崖。从瓷画构图来看,画面右侧一道峭壁正是“垓下”山岗的写照;一个“楚”字表示壁上驻有楚军;峭壁之下的吹箫人物,应该是代表汉军。整个画意初步可以确定是“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是大家熟知的历史典故,在明代将它入瓷画原本不在意料之外。但问题是,明代为什么用吹箫这种方式来表现“四面楚歌”呢?当然,也要再次追问,这吹箫的又是谁呢? 先来说说这吹箫人是谁。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这是“四面楚歌”的出处。单从这几句记载,很难得知当时整个战事的详细情况。因此,后人对这个故事发挥想像力,又添油加醋增加了许多细节。比如,说“四面楚歌”的点子来自张良就是一例。张良在楚汉相争时,的确是刘邦的主要谋士,将“四面楚歌”的策划归功于张良是说得通的。又比如,说张良擅长吹箫。明代甄伟和清代清远道人编的《东西汉演义》第八十二回,就借张良之口自述道:“某少游下邳,曾遇个异人,喜能吹箫,音调悠扬,律吕哀切。因与会饮,终日向异人学箫,传受一月,不觉遂能吹此箫。”这些传说中丰富起来的故事情节,为瓷画创作提供了依据。所以,吹箫人应该就是张良。 瓷画中用吹箫代表“四面楚歌”,书画家百科,可能有“楚歌”声难以在画面中表现的原因。而将“张良吹箫”与“四面楚歌”撮合在一起,还与明代流行的一部戏曲《千金记》有关。 《千金记》的作者是张采,活跃于正德前后。他创作的《千金记》共有五十出,长篇演绎楚汉相争的历史,在当时影响很大。 在《千金记》中,有两出戏讲的就是“四面楚歌”的故事。在第三十五出《楚歌》里,有张良的一段独白:“自家助汉谋臣张良是也。目今西楚兵虽固守垓下,探知兵疲食尽,士卒思归。昨日临水观鱼,猛思一计。项王那鱼也,子弟兵那水也。欲取其鱼,先取其水。不免带领能辨楚语之士,教他楚歌一曲。待风清月朗之夜,向高阜去处,悠扬吹唱,管教八千子弟卸甲逃归,多少是好。” 这里讲的是张良谋划“四面楚歌”时的情景,非常生动。值得注意的是,张良想出来的计谋是“悠扬吹唱”“楚歌一曲”,包括“吹”和“唱”两种方式。这里的“吹”,应该就是“吹箫”。在“四面楚歌”里加入箫声,是因为在明代流行的戏曲中,“吹箫”是一种渲染悲凉氛围极有效的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