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虎大写意作品 陈天大写意作品 “当前书画市场最大的矛盾是,虽然历代文人雅士和学术界都极力推崇以体现笔墨气韵和趣味为目标的水墨大写意,认为大写意才是最能体现中国画本体特征和艺术精神的表达形式,然而在实际交易中,出自同一位当代画家的作品,工笔画往往要比写意画卖多一倍的价格。”日前,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何文发颇为感慨地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即使从二级市场来看,当代书画板块所表现出来的交易风格与其他板块亦存在较大差异。今春拍卖市场涌现出来的天价作品,如在中国嘉德以3.45亿元成交的黄宾虹绝笔巨制《黄山汤口》,以1.382亿元落槌的潘天寿巨作《耕罢图》,都属于中国画里典型的写意画。“搞不明白场内资本为何对当代画家的画作却采用了另外一套标准来评判?” 实际上,搞不明白的人还有专攻大写意的艺术家刘汉虎和陈天。在他们看来,当前整个行业对中国画的评判标准比较混乱,搞得行外人无所适从。 学术标准与商业标准在市场上倒挂 今年以来,国内艺术品市场初现“触底反弹”的苗头。一方面,由艺术品春拍引领的二级市场交易亮点频出,涌现出一批天价成交的中国书画作品,迅速吸引了媒体的聚光灯和众人的眼球。当中,最受瞩目的无疑是黄宾虹的绝笔巨制《黄山汤口》,在2017年中国嘉德春拍卖中拍出3.45亿元的天价。另一方面,在一级市场上,部分画廊向南方日报记者反映,近期一些当代画家的作品也开始出现市场回暖的迹象,特别是杨之光、林丰俗、刘书民等几位领南大家去世后,在高端书画板块突然造成的资源稀缺,刺激了一大批后知后觉的收藏家调集资金陆续进场布局,把“扫货”的目标对准多位80岁以上的老艺术家,由此也间接拉动了一些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市场。 今年春拍市场讨论最多的焦点话题就是黄宾虹的作品高价成交,由此也引发了收藏者对中国画评判标准的大讨论。“很长一段时间,黄宾虹的画作都得不到市场的认可,实际交易价格与其学术地位存在严重不对称。”收藏家高鹏飞告诉记者,主要原因就是收藏家大多都嫌他的画黑乎乎的,看起来很脏。 黄宾虹作品在当代中国书画市场长期坐冷板凳的现象,实为当前国内买家在中国画收藏过程中评判标准混乱的一个缩影。 国内的艺术品收藏者普遍在追求一些看起来很美、题材和内容的寓意又比较好的作品,大多数不会去考虑这件作品本身真正的艺术含量有多高。任职于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知名画家陈天把收藏分为公共收藏和私人收藏。他认为,当前国内的公共收藏主要在关注一些主旋律的作品,而私人收藏很多都是立足于个人需求。有时我们看到一些作品印在画册里可能很好看,但挂出来就不一定了。因为艺术品归根结底是要属于一个展示空间的。若这件艺术品不是针对公共性的空间,而是针对私人空间的话,那它起码就要好看,还要符合我们的本土文化。 “如果你是一位当代画家,又画得像黄宾虹那么黑,在市场是很难流通的。”何文发也表示,不管学术上怎么评判一位艺术家的作品,市场总是对那些颜色比较鲜艳、取材又比较吉祥的作品投以更多热情。在实际交易中,就算是出自同一位画家的作品,写意画是卖不过工笔画的,而纯水墨也卖不过彩墨画。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方楚雄和周彦生两位老师的作品,工笔画的价格可以比他们的写意画卖多一倍的价钱。“在这个问题上,学术标准与市场标准几乎是倒挂的。” 在陈天看来,传统的审美习惯对市场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中国人对喝茶很内行,知道怎么分出好坏来,但喝红酒就不一定了。对来自世俗社会的收藏者来说,摆在家里的艺术品,既要表达美的东西,又要有吉祥的寓意,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审美习惯和价值取向。 艺术品首要特征是语言的高辨析度 实际上,黄河书画网,针对当前艺术圈和市场界对中国画评判标准比较混乱的问题,学术界一直不乏批评的声音。 有学者就认为,以追求大写意、大境界为目标的中国水墨画,才是最能体现中国画艺术风格和精神内核的艺术表达语言。而在艺术品市场迅速发展的近几十年,国内的山水画、花鸟画,特别是人物画风格,我跟你提出向着写实素描的方向滑行,刻意繁复、矫饰堆砌、精工巧匠工的所谓“写意画”充斥了我们的展厅、市场和各大媒体,个性作品和个性画家在“弘扬现实主义精神”的口号下被排斥在所谓的主流外,具有民族精神的酣畅淋漓、挥洒超逸的水墨大写意已成为稀有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