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看似极度真实的腿与花朵、植物互相纠缠,扭曲合并;其中一些极力向上伸展,一些却被消融......不同元素彼此融合繁衍,黄河书画网,不断挣扎、不断变化——这正是英国艺术家瑞秋·尼布(Rachel Kneebone)白瓷雕塑给人的第一印象。
《被放逐的奥维德》展览现场 瑞秋·尼布1973年出生于英国牛津郡,目前生活工作于伦敦。她的新个展《被放逐的奥维德》(Ovid in Exile)将于2017年5月27日至8月19日在香港白立方举行,这是她在亚洲的第一次个展。
《被放逐的奥维德》展览现场 在此次展出的新系列中,尼布从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诗篇《变形记》撷取灵感,关注流变与交融。在其作品中,我们看到花、卷鬚、身体部位、球体甚至抽象元素,这些复杂又高度个人化的组合让人同时想到古典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而白瓷在烧制过程中从黏土向瓷转变的过程本身,亦呼应着艺术家关注的主题。
尼布与她的创作《399天》 今次,YT将与瑞秋·尼布聊聊她的创作,从白瓷这种材质本身到创作的主题,尼布进行了细致的分享,她说她知道中国在陶瓷制造方面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但希望自己可以更多地探索“变”的可能性,而不仅仅局限在了解这种材料的物理特性之上。瓷 Porcelain2002年,我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the Royal College of Art, London)修读硕士学位时,开始使用陶瓷作为材料进行创作。用陶瓷来表现流变、韵律、造型上的改变都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和我的想法非常契合。通过陶瓷我能更好地探索一种“置于身体内部的”感觉。
Rachel Kneebone - Act I 在以陶瓷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有很多涉及“变形”的过程。材料发生改变从而变成某种全新的事物。一块陶土,经由塑性然后烧制,最后才成为完成的雕塑作品。材料本身从湿润的、极具可塑性的状态,变得干燥、坚硬,最后经由烧制呈现出具有光泽的、仿佛拥有流动性的状态。在烧制的过程中,材料还会缩小,所以现在看到作品的体积只有入窑前的百分之八十。
Rachel Kneebone - Act III (detail) 白 White瓷特有的白色非常吸引我。所谓的“意义”总是模糊而不定的——我的作品开始于此,并且持续呈现着这样“模糊不定”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生活经历建立在语言之外,虽然我们需要文字来沟通,但文字只能达到一个“近似”的状态,而那极少的、未能通过文字完全表达的,或许才是真实的所在。
Rachel Kneebone - Glyndebourne Cartouche (detail) 也正因如此,我对肢体语言非常感兴趣。我觉得我们身体的反应和表达,要比单凭口说出的话语更加准确。我试图赋予“感情”某种形态,作为除去语言之外另一种对生活做出回应方式的选择。 我觉的颜色可以承载或者说“锁住”漂浮中的意义,所以雕塑的白色表面其实可被看做是“空白的画布”或者说是空白的屏幕——你可以在上面投射一种、甚至多种含义。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自由阐释或者定义我的创作。他们所得到的就是作品的意义。在观者感悟作品的过程中,作品属于他们,而不再属于我。虽然有些讽刺,不过作品正是以这样的形式存在的。
Rachel Kneebone - Glyndebourne Cartouche 变 Metamorphosis正如展览标题暗示地那样,我阅读了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从而更深入地去探讨“变形”本身(《变形记》全诗15卷,取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根据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灵魂轮回”理论,用变形,书画家百科,即人由于某种原因被变成动物、植物、星星、石头等这一线索贯穿全书,共包括大小故事250多个,是古希腊罗马神话的大汇集。) 一个事物变成了另一个事物;肉身变成了树木、头发变成了树叶;达芙妮变成了月桂树;那喀索斯的身体化成了水。
Rachel Kneebone - We Get Life from Putrefaction and Dea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