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礼艺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礼新闻 > 国礼新闻 >

中国艺术金融成长浅析

时间:2017-07-02 08:29 来源:黄河艺术网 审核专员:黄河书画网 点击:

  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及中国艺术品产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中国艺术金融发展的速度与规模都有了强劲的提升。但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有一些问题与困扰,特别是近一二年,出现了一些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尤其是中国艺术金融发展的空转问题,今天固金所艺术品观察部就带大家来聊聊中国艺术金融发展的空转趋向与治理的战略取向。

  一、中国艺术金融发展的空转趋向分析

  1.中国艺术金融发展空转的概念

  中国艺术金融创新发展出现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那就是在巨大需求的牵动下,规模迅速膨胀,但传统金融体系参与太少,而创新体系的规模又在投机的牵动下发展过快,创新的沉淀与积累不够,对现实的艺术品市场及艺术品产业互动不够,规模结构畸形化、泡沫化倾向明显,即就是出现了所谓创新的“空转”取向。

  所谓中国艺术金融创新发展的空转,就是在艺术金融发展的速度与规模快速提升的同时,没有在关键发展领域取得大的突破,与已有的金融体系融合度没有提高,对市场与产业的管理也不够,形成了相对封闭的一种自我投机性、泡沫性发展的过程。

  2.中国艺术金融发展空转的表现

  关于中国艺术金融发展空转的具体表现,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一是发展非常快。2014年,中国艺术金融的总规模大约是220多亿元,而到了2015年,中国艺术金融产业的总规模已达580多亿元,2016年这个规模更是达到了986亿元,是2014年4倍多。

  二是传统金融体系参与度非常低。虽然传统金融业对艺术金融的发展也比较关注,但与迅速发展的艺术金融产业相比,他们的参与越来越显示出被边缘化的趋势,也反映出了传统金融体系参与度不高的事实。

  三是创新的投机意味非常浓。在艺术金融的创新发展过程中,平台化交易与互联网艺术金融发展较快,特别是艺术品资产化的平台化交易发展迅猛。以艺术品实物集成电子化交易为例。这一模式兴起于2014年,但到了2015年就达到了1.5万亿元的交易规模,2016年更是达到创纪录的3.9万亿元。但这种迅猛发展脱离了市场与产业,泡沫比较大,投机炒作的成分大,政策风险显而易见,已形成交易规模大起大落的局面。

  四是对市场与产业的融合能力不强。虽然中国艺术金融的发展规模达到了近1000亿元,超出中国艺术品拍卖业总成交额的近2倍,但对市场和产业的带动能力并不强,这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在艺术金融产业发展中,传统金融业的参与度非常低,只占到15%~20%左右的份额,大部分都是平台资产化交易所贡献的份额,占到80%~85%。而平台化交易贡献的额度,比如像邮币卡的交易,虽然可以达到3.9万亿元的规模,但投机性较强。而且这些交易多在封闭的平台内进行,因此,对市场与产业化发展的融合力和促进力不强。二是作为文化产业要素平台的机构,文交所并没有真正带动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也就是说,尽管文交所已经创造了如此巨大的交易额,但并没有清晰地看到它带动起来哪个具体的产业。所以,我们说它对市场与产业的融合能力不强。

  二、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分析

  我国艺术金融及其产业的发展,正在从认识上走出“艺术+金融”与“手段+工具”论的视野,进入建构价值链基础之上的艺术金融产业生态链的发展轨道。我们认为,认识艺术金融及其产业的发展要坚持三个维度论,即艺术金融及其产业发展需要关注三个维度:艺术资源资产化、资本市场与要素市场、艺术金融业态。其中,资本市场与要素市场是基础,艺术资源资产化是核心和根本,艺术金融业态发展是重点和载体。为了更好地分析中国艺术金融发展的规模并进行比较,就要选择分析的维度与业态结构。

  1.单向度业态分析

  为了便于统计与比较分析,我们选择中国艺术金融单向维度业态进行规模分析,具体如图1所示。

  

中国艺术金融成长浅析

  图1 中国艺术金融单向维度业态结构分析图

  中国艺术金融发展单向度业态的基本市场结构,可以用下图2表示:

  

中国艺术金融成长浅析

  图2 2014—2016年中国艺术金融发展单向度业态的基本市场结构图

  2.中国艺术金融发展单向度业态的基本市场规模结构分析

(责任编辑:国礼艺术家官网)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4-2019 www.artren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17020777号-1
网安备案:41021102000103

电话:QQ:34635301  联系人:国礼艺术家网
主办单位:国礼艺术家官网 协作单位:国礼艺术大师委员会 国礼艺术家文化保护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