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中国文化与中国书画之所以能够传承几千年,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息息相关,也与中国文人的对文化的包容性分不开。中国书画在发展中切勿忘记传承,因为中国书画不只是艺术更是血脉文化与哲学,中国书画也是借用物象剖析自然的一种科学。我们的文化体系里有万物皆有灵的说法和认知,这也是中国书画创作的旨要。
籍贯:中国 北京 编号:SHCC-7801 尚富明、1963年出生, 西安市周至人,现居北京,自幼酷爱书法国粹,始终没有间断过对书法艺术孜孜不倦地追求,临读古贴不辍,取众家之长,在注重吸收古代大师营养的同时,又从中学习其精华。主攻楷书、行书等书体,刻苦研练,其书体结构严谨、笔法流畅,形成了取法于古、遒美劲健的艺术风格,常应邀为企事业单位题写牌匾、题字、编辑出版《尙富明书法集》,其作品多次在全国大型展览及省市展出并获奖。
现为中华国礼书画艺术研究院理事,国都智库文化产业中心首席顾问、中国文化产业战略协会会员、《中国文化》编辑中心顾问、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会员。
沉静质朴得古风
——尚富明书法赏析
王安泉/文
赏读尚富明的书作,让人眼睛一亮,神色一震,不由得大为惊讶。
让人眼睛一亮的是,在喧嚣热闹又急功近利的书坛上,这是难得的纯净质朴的书法作品,是让人能够沉下心提起神来细细品味的作品。欣赏尚富明的书作,给人一种沉静之气,给人一股拙朴之风,给人一脉传承之波。尚富明书作的起笔,是稳稳当当的那种不慌不忙又绵里藏针的如高山坠石的藏锋,沉着冷静中有古人的风骨。尚富明的行笔,稳健沉着地流动,不拖泥带水不滞不涩,也不显山漏水。收笔处雄浑厚重,力量藏在圆润的表达中。笔画的粗细变化不大,浓淡层次不多,但是专注于骨法用笔,倾情于柔中带刚。有了这样的运笔,有了这样的笔划,有了这样的讲究,就有了那样的神采,就有了别样的韵律,就有了老道的逸情。
让人神色一震的是,尚富明书作的结体,追求的是中宫紧缩的节奏,向往的是向外拓展的境界,践行的是亦步亦趋直追古人的气度。像一个静静站岗忠于职守的战士,像一个静卧山巅目不斜视的老虎,像一颗繁华落尽枝条横空的梧桐树,那种神情那种姿态那种阅尽沧桑看罢云起云飞的历练,传达出朴素的幽静的实在的有厚度的力量感。
尚富明的书作是楷体行体,他的本源是那里呢?
那么由尚富明的书作穷本溯源,很容易地发现,尚富明心追手摹古人的法帖,由欧阳询上溯到二王,是他追寻的根脉。欧阳询的书法用笔方整,略带隶意,笔力刚劲,一丝不苟。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广采各家之长,一些字的主笔都向外延伸,更显中宫紧密,尤其是右半边的竖画,常向上作夸张延伸,显示其超人的胆魄。尚富明的书作主要吸收欧阳询书法风格上的严谨工整、平正峭劲。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尚富明的书作已经体味二王书风审美的儒家中和、中庸之道,品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的蕴含,逐步追寻意境上烂漫之极复归平淡的冲淡和中和,强烈表现人生命意识的高峰与经典,最终的书法艺术追求达到人的生命意识在书法艺术中的强烈展现。尚富明有意融合欧阳询到二王等数家之长,逐渐形成大气舒张,用笔外拓,结字稳重端正的书体,在书坛上有了自家面貌。
尚富明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身处京城,三十年来日日临习法帖,耳濡目染,出席笔会,广结书友人脉,得了请教诸多名家的方便,特别得到刘艺、吴休、周明、廖廷建、田英章等名家的影响和指点,又有书友的共同修习,书法日积月累,日日长进,所书写的条幅斗方横批,以及日日有财见套字,皇家虎,虎头禅,得到方家认可,深得欣赏者好评。尚富明是陕西西安市周至人,1963年出生,1981年参加工作,任中国世界文化促进交流会理事,北京中韩书法家联谊会会员,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会员,北京名人美食保健协会名誉会长。多次参展,多被收藏。这些,于尚富明的书法互相促进,大有补益,相得益彰。
2016年5月22日夜于大明宫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