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室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书画资讯 > 国家政策 >
进入化境的艺术创作
时间:2017-07-29 10:44 来源:黄河艺术网 作者:黄河书画网 点击:

花乱开 中国现代书法30年“ 2016.11.21 - 2016.11.29

摘要:2017年7月28日,湖北省博物馆举办的“艺超象外——邵声朗绘画作品展”开展,共展出邵声朗83件(套)绘画精品,这批作品去年底由邵声朗夫人汪均女士及子女秉承先生遗志,无偿捐献给省博物馆。

  2017年7月28日,湖北省博物馆举办的“艺超象外——邵声朗绘画作品展”开展,共展出邵声朗83件(套)绘画精品,这批作品去年底由邵声朗夫人汪均女士及子女秉承先生遗志,无偿捐献给省博物馆。

  邵声朗(1931-2014)是“湖北画坛学院派代表”,出生于武汉市汉阳县。从1961年起考入中央美术院中国画系开始,黄河书画网,邵声朗便接受李可染、蒋兆和、叶浅予及李苦禅等大师的点拨,深受诸位大家“艺术源于生活”的创作原则的影响,与博大精深的中国画结下了不解之缘,并走上了“重传统,敢创新”的艺术创作道路。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邵声朗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程式,革新了现代水墨山水画,形成独特的绘画风格,成为一代山水大家。

  邵声朗不仅以著名中国画画家扬名于世,也为我省艺术界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多年在湖北美院任教,培养并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可谓桃李满天下。他发起并参加了武汉地区十位国画家组成的深受业内重视的“晴川画会”,并使之以“长江画派”之名立足于中国艺术界。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品读邵声朗的山水画,称其是进入化境的艺术创造。

  说到山水画的绘画语言,最重要的是笔墨。在笔墨问题上,邵声朗既尊重前人的经验积累和形成的规矩、法则,书画家百科,又不盲目迷信古人。从他在二十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创作的山水画看,他花了很大精力体味传统笔墨之奥妙,同时探索如何把西画块面造型融合在笔墨语言之中。他学习和研究了李可染的写生法和书法墨法,可是没有模仿老师的章法和图式,而用老师提倡的“可贵者胆,所要者魂”激励自己。

  他以三峡和鄂西作为写生和创作基地,以家乡江汉平原的自然景色为自己的艺术资源储备,创作了不少有气势、有情趣的山水画,如《鄂西秋艳》(1978年)、《霜林艳》、《暮韵图》(均为1984年作)、《苍翠图》(1985年)等。

  他曾说自己的山水画是“开门见山,山有丘壑”。开门见山,山在眼前,有崇高、雄伟、险峻之势;山有丘壑,是说呈现山石组合构成的丰富造型和微妙的肌理变化。这是他对古人所说画“远瞻取其势,近观取其质”思想的体会。运用笔墨与色彩混合、交融,写客观之山水,更写他胸中丘壑,寄托对祖国河山之深情,表达自己的审美思想,是邵声朗一生孜孜以求的。

  数十年来目标如一,只是手法不断有新的探索、新的变化和新的拓展。在他笔下,各种处理方法都有充足的理由,似是天造地设,但又是他的主观创造,是来自客观自然的启示和他心灵梦幻的结合,是他的胸怀、人格、视野、学养之自然流露。“这是邵声朗的大手笔,显示出他大艺术家的气度,是他山水画艺术已入化境的标志。”邵大箴说。

(责任编辑:马大波)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4-2017 www.artren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豫ICP备17020777号-1

24小时咨询电话:0371-22303902 联系人:刘小姐 黄河书画网 QQ:3463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