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乱开 中国现代书法30年“ 2016.11.21 - 2016.11.29
摘要:最近,一则有关中国文字博物馆斥巨资,以“破译单个甲骨文奖励10万元”的天价悬赏新闻,引发广泛关注。据称,这批需要释读的疑难甲骨文,总量近3500字。换言之,这次中国文字博物馆悬赏破译甲骨文的奖励基金,将达到3.5亿元人民币。这也说明甲骨文的破译工作绝非轻而易举。 据中国文字博…
最近,一则有关中国文字博物馆斥巨资,以“破译单个甲骨文奖励10万元”的天价悬赏新闻,引发广泛关注。据称,这批需要释读的疑难甲骨文,总量近3500字。换言之,这次中国文字博物馆悬赏破译甲骨文的奖励基金,将达到3.5亿元人民币。这也说明甲骨文的破译工作绝非轻而易举。 据中国文字博物馆研究中心的统计,全世界目前已发现的殷商甲骨文不到5000字,但真正被释读出来的字数仅在1500-2000字之间,大部分还没有被释读出来。而在已经破译的甲骨文中,有一批尚有争议。 破译甲骨文的难度何在呢? 首先,对殷商甲骨文单字的识别,缺少可参照的成熟文字语言支持系统。目前,全世界公认的甲骨文,是一套成熟的文字体系,甲骨文字体主要是以出土于商代晚期都城殷墟的大量甲骨文铭文的文字造型特征为标准器而总结归纳出来的。而从殷墟出土的带有铭文的约15万片甲骨,其制作时间已经距今约3300年。商代灭亡后,历经各朝各代、各种文字系统的巨大变迁,现在再来回望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已经很难辨识。有古文字研究专家认为,单个疑难甲骨文其实是很难辨认的,必须要将其还原到整篇甲骨文的文章中,才可以大致地揣摩出该字的准确字义。目前,全世界还没有哪种主流的古老文字系统,可以直接对接甲骨文的破译,这也增加了破译甲骨文的难度。 需要指出的是,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古文字造字结构和使用方法的“六书”原则概括,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造字法则,并不完全适用于对甲骨文的破译。至少,六书法则里没有提及对甲骨文发音系统的应用编码提示。 其次,甲骨文破译至今没有突破发音关。很难相信,至今甲骨文的解读,仍然还是一种“哑巴语言”。而从世界文字发展史上看,没有一种文字语言是不能发声的,文字语言不能发声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寻找到破解其发音系统的编码原理。有专家认为,在殷商甲骨文的造字系统中,“形、音、意”是三者并存的。如果破译甲骨文只是释读了文字的意义,而没有破译出其发音,还是没有最终破译到位。 另外,殷商甲骨文“一字多形、一字多义”的辨识难度大。由于殷商甲骨文已经是成熟的文字系统,甲骨文书法也就会应运而生。而书法创作与文字书写,是要求同一个字在通篇文字书写系统里具有不同的变化形式。这就如同王羲之书写的《兰亭序》,全篇20个“之”字,每个“之”字的写法都不尽相同一样。殷商甲骨文书法中,“一字多形”的情况也是真实存在的。比如,同样一个甲骨文文字的笔画长短变化、字形正反写变化、简略笔画等。另外,殷商甲骨文的文字释义中也存在“一字多义”的书写情况。因此,对单个甲骨文的辨识是没有意义的,必须要将其放回到原来的整篇甲骨文文章中,才可以比较客观地考释出其原义。 这次公开悬赏“万金解字”,还会面临一个技术性难题——甲骨文破译成果如何服众?既然目前还没有一套权威的成熟文字语言,作为破译甲骨文的技术支持系统,就需要一套创新型史前文字语言破译系统。这套原创的文字语言破译系统应该使破译理论自圆其说,解读的甲骨文可以表意并可以发音,能够适应于中外存世的海量甲骨文的文字识别。 应该说,全面辨识、破译甲骨文的单字,只是破译成篇甲骨文的“万里长征”中的第一步,而真正考验古文字破译功力的,是对成篇甲骨文的连句辨识。而连句辨识甲骨文的考证与释读,又会遇到“文明断代、语境变迁”的时空鸿沟。不充分了解殷商时代宗教信仰、占卜制度、礼治秩序、生活习惯、乡风民俗,就很难翻译出一篇语句信达、客观可读的甲骨文释义文章。 殷商甲骨文的造字系统凝聚了中华民族远古祖先的杰出智慧,是目前学术界公认的世界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之一。全面破译甲骨文,将找到中华史前文明的文字密码,会让成千上万沉睡在各大博物馆的甲骨文得到客观准确的释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