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玮瑜收藏的郎窑红釉梅瓶 冯玮瑜收藏的郎窑红釉梅瓶及底部 清乾隆 青花穿花龙纹梅瓶 收藏家冯玮瑜从捡漏一件清康熙郎窑红釉梅瓶为例谈收藏心得。 去年,在北京举办的“皇家气象——明清御窑黄釉器特展”,把收藏家冯玮瑜彻底推到了收藏圈的风口浪尖上,这是中国大陆私人藏家首次序列化、系统化收藏和展出明清御窑黄釉瓷器的活动。冯玮瑜近年频频出现在拍场的身影,逐渐引起了行内人的关注,而她收藏的瓷器,更时常成为话题。日前,她的新书《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收藏》更披露了不少拍场趣闻。她回忆起两年前“捡漏”一件清康熙郎窑红釉梅瓶时,至今仍然甚觉得意。而谈及给新手藏家入手瓷器建议,她认为:“最好从经典器形入手”。 首博遇见“郎窑红釉梅瓶” 2015年9月,在一次“盛世风华·大清康熙御窑瓷”大展中,冯玮瑜被一件郎窑红釉小梅瓶(由故宫借展首都博物馆)深深地吸引住。梅瓶以独立展柜重点展示,是该场大展仅有的几件独立展柜展示的重器之一。 冯玮瑜介绍,这件郎窑红釉梅瓶色如牛血猩红,器如美人端然,“我的眼睛瞬间定格于它,久久不能离开。作为一个喜爱单色釉瓷器的收藏者,乍见此瓶,那一霎那,绝不亚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黄河书画网,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冯玮瑜绕着展柜四方,转了一圈又一圈,生怕遗漏一个细节,少记一个特征,“毕竟这是标准器”。 “郎窑红釉梅瓶”现拍场 “玉壁形底”是康熙时工艺特征 两个月后,书画家百科,中国嘉德秋拍在北京举办,冯玮瑜是那里的常客。预展那天,她像往常一样到了现场,绕场匆匆走完一圈的她,正在发愁没看上什么特别的藏品时,突然眼前一亮:这不是前不久首博“大清康熙御窑瓷”展的那件郎窑红釉梅瓶吗?故宫的藏品怎么跑到拍卖场了?惊喜之余,冯玮瑜满腹疑问。 “我小心翼翼上手,仔细端详一番,长吁了一口气:原来不是故宫那件。此瓶非彼瓶,只是两件极为相似,但略有不同,嘉德这件瓶口至颈部留白,这是由于釉汁较厚,高温烧造时口沿釉汁向下流淌、口沿部位釉层变薄而形成的,这亦是郎窑红的一大特色;而故宫那件颈部无留白,如瓶身一样呈牛血红色,只是唇边一圈白色灯草口。”冯玮瑜回忆称。 冯玮瑜介绍,郎窑红小梅瓶并不多见,一般郎窑红瓶多为圈足底,底部施釉,足内白釉泛黄有细碎开片,即所谓“米汤底”,无款。“我藏有一件‘米汤底’郎窑红观音瓶,属大器,而嘉德这件小器的‘玉壁形底’我没见过。但‘玉壁形底’是康熙时期的工艺特征,‘玉壁形底’在康熙其他立件器物中常见,只是小器的郎窑器底部如何?我没见过。” 虽然当时预展现场不少人都认为这件小器确出自康熙年间,也与郎窑身份吻合!但现场的冯玮瑜对郎窑红瓶底部是否这样制作却把握不准。收藏讲究上手,在首都博物馆展出的故宫“郎窑红”因在展柜内,冯玮瑜无法看清底部。对这件小梅瓶,虽然都说“开门”,但如果真要出手,还需要查阅相关参考资料,做足功课,才能定夺。 那时候,冯玮瑜突然想起首博展出的那件展品有说明文字,她马上翻看手机照片,发现说明文字中也有“玉壁形底”四个字,“这就消除了我对嘉德拍场上这件郎窑红釉梅瓶器型的疑惑”。 多方考证后 以底价“捡漏” 然而,虽然两件器物从大小、型制、釉色都极其相似,但毕竟故宫那件郎窑红釉梅瓶没有上手,而且未标尺寸,仅记得大小相若,冯玮瑜仍然有疑虑,随后,她多方查搜,终于找到“故宫博物馆藏郎窑红釉梅瓶”的尺寸:高度18厘米、口径3厘米、足径6.2厘米。两件对比,尺寸完全相同。“嘉德这件瓶口至颈部的留白比故宫藏品更多,故渐变效果更明显,釉色更迷人。”冯玮瑜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