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乱开 中国现代书法30年“ 2016.11.21 - 2016.11.29
摘要: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唐摹本(局部) ▲《亚尼的死者之书》(局部) ▲奥克瑟斯战车模型。这是阿契美尼德时期遗留下来的最重要的金银藏品,可以追溯至约公元前5至前4世纪。(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埃及猫神贝斯特雕像。公元前2000年的尼罗河三角洲就有猫神崇拜了,人们不仅给猫神贝斯特造像,在猫去…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唐摹本(局部) ▲《亚尼的死者之书》(局部) 书画家百科,大英博物馆哪些好东西没来" src="http://wximg1.artimg.net/auction_manager/201707/aba6547fc763b07926afa4c87226a2c91500014012.jpg" /> ▲奥克瑟斯战车模型。这是阿契美尼德时期遗留下来的最重要的金银藏品,可以追溯至约公元前5至前4世纪。(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埃及猫神贝斯特雕像。公元前2000年的尼罗河三角洲就有猫神崇拜了,人们不仅给猫神贝斯特造像,在猫去世以后也为它们制作木乃伊。 帕特农神庙雕塑《命运三女神》。这尊雕塑其实早已失去头部与四肢,但那些仅存的飞扬衣衫、丰盈身躯、潇洒姿态通过鬼斧神工般的雕刻加以呈现时,已足够令人惊艳。 这个夏天,登陆上海博物馆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正在掀起一股同样火热的观展狂潮。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排队数小时,竞相争睹佘盆梅海特内棺、拉美西斯二世像、“大洪水”记录板、印度文明印章、康侯簋、刘易斯棋子、阿拉伯铜手等串起世界文明史的器物。 事实上,碍于漂洋过海的周折、保险费用的高昂、展出条件的严苛等诸多因素,大英博物馆更多的好东西没来,其中就包括镇馆之宝罗塞塔石碑、帕特农神庙雕塑。尽管脱胎自大英博物馆与 BBC合作的广播节目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及其同名图书,百物全球巡展的展品相比广播节目、图书的“权威版本”,吻合率也仅约为一半。比如,“权威版本”中的 《女史箴图》,即便在大英博物馆馆内展出,也是难得一见,需要多年等一回。 大英博物馆尤以古代收藏品涉猎广博而著称。这里所珍藏的,更像是人类文明的记忆。太多的历史文化宝藏,有待于人们走进大英博物馆所在的伦敦大罗素街上那幢古典建筑“朝圣”。 它用两个半世纪收集了人类文明的记忆 对外开放于1759年的大英博物馆,至今走过两个半世纪。和基于王室收藏的法国卢浮宫、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不同,大英博物馆的起点是私人收藏,更确切些说,是汉斯·斯隆爵士的一只私人收藏柜。 斯隆去世前夕,将毕生积累的7万余件博物式收藏托付给当时的英国国王,其中图书与植物标本不在少数。在这样的背景下,1753年 《大英博物馆法》 出台,确立大英博物馆的成立。除了斯隆的收藏以外,还有两个系列的收藏同时进入了博物馆,分别是柯顿家族与哈利家族以手写本为主的收藏。它们共同构成了大英博物馆的第一批藏品。彼时这些藏品其实未必价值连城,然而大英博物馆的收藏与展示理念却让它备受瞩目———博物馆不归属于教会和国王,藏品涵盖各个领域,让公众免费共享并获益。 大英博物馆建成之初,图书和自然历史方面的藏品占有重要地位,渐渐地,古物藏品后来居上。1756年,博物馆有了第一具木乃伊和其他埃及文物,那是由威廉·莱修里尔上校馈赠的;1772年,从威廉·汉密尔顿爵士处,博物馆购得最早的古典时期藏品———一系列希腊花瓶;1802年,包括罗塞塔石碑在内的拿破仑科学探险中所得的古物藏品,由乔治三世带来……早期的大英博物馆,反倒是自己所在地域的古物乏善可陈,截至1850年,古代英国和高卢的全部文物仅用4只箱子就足够盛放。19世纪后半世纪开始,博物馆才有意识地收藏本地域的文明记忆。 彼时,伴随着“日不落帝国”的崛起,大英博物馆的藏品规模与藏品质量都让人刮目相看,它们几乎来自整个世界,并且被置于系统、科学的分类之下,简直算得上一部世界文明指南。而为了陈列这些藏品,黄河书画网,博物馆新馆的修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总在继续。如今博物馆所在的建筑物是1823年至1852年间建成的。1881年,大英博物馆的藏品第一次面临分散,其自然历史类资料被转移到南肯辛顿区的新馆里,日后那里成为了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1973年,图书部门则从大英博物馆分离出来,变身大英图书馆。历经藏品调整的大英博物馆,古物收藏的特色愈加深入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