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乱开 中国现代书法30年“ 2016.11.21 - 2016.11.29
摘要: 长久以来,只要谈及香港的社会习俗风尚,人们都会不假思索地以“东西合璧”来加以描绘。那么,百多年来,香港由一个人烟稀少的渔村发展为今日之繁华都市,其间社会习俗经历了怎样的变迁轨迹?本文希望以学术研究的视角来勾勒香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习俗风尚的演变过程。 一开埠早期东西方习…
长久以来,只要谈及香港的社会习俗风尚,人们都会不假思索地以“东西合璧”来加以描绘。那么,百多年来,香港由一个人烟稀少的渔村发展为今日之繁华都市,其间社会习俗经历了怎样的变迁轨迹?本文希望以学术研究的视角来勾勒香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习俗风尚的演变过程。 一 开埠早期东西方习俗的并行不悖 香港开埠早期,在这个华洋共居的城市里,东西方习俗风尚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是迟滞不前的。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种族隔离政策的影响。香港开埠后英国人将全岛划分成不同区域,不同种族分别聚居,从而确立了中西两个社会的存在。李树芬在其回忆录中称,20世纪初,在生活及社交活动上,中英人士,因言语、风俗、习惯不同,接触极少。英籍人士,以卫生及治安关系,多在半山建屋居住,且禁止华人在那些地区建屋甚至租用。[1] 种族隔离还体现于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如华洋学童就读于不同的学校,妓院有接待外国人和华人之分。1884年成立的香港赛马会迟至1926年才开始接受华人会员。政府中欧籍官员与华人或欧亚混血人女性成婚也要受到种种限制。1930年代,某些抑制此类通婚的行政措施略有松动,但娶华人女性为妻的政府官员在升迁时仍会受到不利的影响。[2] 在华洋社会彼此疏离的情形下,不同风俗的相互渗透自然无从谈起。 其二,华洋社会固守各自风俗习惯,无意于相互借鉴或相互影响。从英国人方面看,英国人占领香港及强租新界后均曾发表文告,表示对原有华人习俗不予触动。1841年2月1日,义律发布告示称,“凡有礼仪所关,乡约律例,率准仍旧,亦无丝毫更改之议。”[3] 港英当局接管新界时,亦四出张贴告示,内称“尔等善美风俗利于民者,悉仍其旧,毋庸更改。” [4] 从华人方面看,移民是文化的载体,伴随迁港华人而来的中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都在这个小岛上落地生根,移民们按照故乡的习俗风尚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开拓新的生活。另外,华人做为一个整体处于种族歧视阴影之下的境遇,也使得普通华人埋首于赚钱谋生,不可能对西方文化及西式习俗产生任何向往或者欣赏。1892年一位法国人曾就香港劳工做出如下观察与评论:“他们聚在欧洲人周围,因为有利可图。但是,他们没有表现出任何喜爱或尊敬,依然置身于欧洲文明之外。”[5] 在以种族隔离为基调的社会环境中,华洋两个社会之间充满了猜忌与怀疑。1921年香港进行人口普查时,有一则谣言广为流传。其内容是,政府欲修建跨海大桥,每个桥墩底下将埋葬一些孩子以收加固之效。许多母亲相信,人口统计的目的是为了选择合适的殉难者。因此,该次人口普查中隐匿了大量儿童未加统计。这个稀奇古怪的插曲表明了华人大众对英国统治者的猜疑。[6] 对于西方文明的某些优秀成果,广大华人也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以西医为例,华人曾经普遍相信,使用外科手术刀必死无疑。[7]1882年何启自英国回港后执医生业以失败而告终,就是因为那时的华人尚不接受西医治疗,除非是免费的。[8] 香港养和医院院长李树芬回忆说,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人对于西方医学,尚未完全信任,对外科手术,更乏信心,加以跑马地一带并非工业地区,意外受伤的求诊固极少,即不化脓的外科病症亦不多,即偶有患者入院求治,亦须加以多方说服,始允施行手术。”[9] 1896年,东华医院中医门诊就医者为11万余人次,而政府国家医院西医1895年的就医人数,欧洲人及印度人为934人,华人只有223人。[10] 直到20世纪40年代初,黄河书画网,东华医院中医就诊病人仍比就诊西医病人多7倍。[11] 由于华洋社会之间的隔绝、猜疑,东西方习俗风尚的相互影响必然是微乎其微的。1894年11月,港督威廉·罗便臣在立法局会议上指出:“这是不寻常的-也是不良的现象,香港绝大部分华人在接受英国统治55年后,书画家百科,所受英国(文化及生活方式)影响仍然极少。”[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