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景观与经验、感性的对峙

时间:2017-07-03 16:42 来源:黄河艺术网 审核专员:黄河书画网 点击:

花乱开 中国现代书法30年“ 2016.11.21 - 2016.11.29

摘要: 中国当代画家大多出身自学院体系,对于经典美学的看重来自于他们相似的经验,同时面对着逼仄的现实环境和绘画形态的当代转型。在本篇为评论人王鹏杰为参展艺术家李昌龙所撰写的文章。在绘画探索中,艺术家希望深度激活个人感性,也着力于探求画面叙事与某种个体政治学内容的互动关系,同时也渴求获得与伟大绘画传统的有效…

图像、景观与经验、感性的对峙

  中国当代画家大多出身自学院体系,对于经典美学的看重来自于他们相似的经验,同时面对着逼仄的现实环境和绘画形态的当代转型。在本篇为评论人王鹏杰为参展艺术家李昌龙所撰写的文章。在绘画探索中,艺术家希望深度激活个人感性,也着力于探求画面叙事与某种个体政治学内容的互动关系,同时也渴求获得与伟大绘画传统的有效对话。

图像、景观与经验、感性的对峙

  蜂巢深圳“艺术的仁慈”展览现场 李昌龙作品

  图像、景观与经验、感性的对峙

  ——李昌龙绘画实践的境况与张力

  (节选)

  李昌龙的绘画实践与两种艺术传统密切相关,其一是带有中国学院色彩的架上绘画传统,其二则是2000年以后中国当代绘画“图像转向”的新传统。自2006年,李昌龙开始有计划且持续性的创作,到今年已10年。在此历程中,这两种传统一直交叉互绕,构成了他绘画实践的内部线索,不管是他早期对绘画技艺、画面完整性的追求,还是从2011年后开始的对效果过度完善性的反驳,都沿着经典架上经验与图像叙述这两条主线推进开来。

图像、景观与经验、感性的对峙

  李昌龙/Li Changlong

  日常政治NO.6/Daily Politics No.6

  2015

  布面油画/Oil on canvas

  25×30cm

  (“艺术的仁慈”参展作品)

图像、景观与经验、感性的对峙

  李昌龙/Li Changlong

  日常政治 No.23/Daily Politics No.23

  2015

  布面油画/Oil on canvas

  30×25cm

  (“艺术的仁慈”参展作品)

  线性的实践在2011年以后出现了一些变化,最明显的是画家进一步反思反映论式的表达方法。他越发不信任这种再现式(尽管在手法和画面营造上已经显示了画家的能动性)模式,其中对叙事的简单化与戏剧化处理,似乎可能导致对复杂叙事空间的遮蔽。他2011、2012年的作品开始有意识地增加画面的复杂性,为了回避以人物为中心的常规化叙事性,他减少了画面人物的数量,更压缩了人物形象在画面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将更多的空间留给具有更强烈构成性的环境和道具意象,在描绘中也有意使笔触和色彩抽象化、形式化,从而进一步弱化具象意味。这种反思性的实践,到2014年以后被推进到一个更坚定的状态。在近年的作品中,画面的结构意味成了一个主要的基调,而抒情的调子得到了进一步的克服,人物形象或隐退或消失,景观本身成为了主体形象,无论是单独的景观(如建筑、物体),还是复杂构成关系中的景观系统,都理直气壮地占据着画面的统治地位。画面的形色关系从具象和写实形态中剧烈地溢出,形式的自律性开始突破某些叙事功能而获得更多的独立性,黄河书画网书画家百科,画面关系趋于破碎与分离,叙事所依赖的空间与符号形象也发生了漂移,因而符合日常经验的叙事逻辑在很大程度上被切断或打乱,观者在画面前将难以(也不再必要)去分析和追溯画家所讲的具体故事,将把目光更多集中在绘画的语言学方面,如色彩、形式、痕迹,绘画越来越变成绘画感性的关系图景,而不再是对某物的描述与塑造。他也通过描绘一些没有具体指向、不包含明确叙事讯息的单个物象,来更纯粹地体会绘画性的内里。

图像、景观与经验、感性的对峙

  李昌龙/Li Changlong

  傲慢/Arrogance

  2013

  布面油画/Oil on canvas

  200×300cm

图像、景观与经验、感性的对峙

  李昌龙/Li Changlong

  继续表演 No.23/Continue to Perform No.23

  2013

  布面油画/Oil on canvas

  120×160cm

(责任编辑:国礼艺术家官网)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4-2021 www.artren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17020777号-1
网安备案:41021102000103

主办单位:国礼艺术家官网 协作单位:国礼艺术大师委员会 国礼艺术家文化保护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