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城的“市政厅” 仓库城博物馆 易北河音乐厅 2015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将德国汉堡仓库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仓库建筑群成为德国第四十处世界遗产。 汉堡港是德国的主要港口之一,位于易北河河畔,紧邻北海。仓库城是港口城市汉堡里的一座“城中城”,长1.5公里,宽150~250米,面积30万平方米。红色的多层建筑、整齐笔直的墙面、高耸的塔楼和尖顶,使得整座仓库城弥漫着一种朴实厚重的古老商业气息。在德意志帝国1871年宣告成立后不久,汉堡即与中央政府达成妥协,放弃自由贸易特权,设立世界首创的“自由港”区,并建立一个免税仓库城。从某种意义上讲,仓库城是德意志关税同盟一体化进程中一个蔚为壮观的“副产品”。仓库城的发展和保护经历了早期建设、损毁与重建,受到重视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曲折过程。 早期建设 仓库城早期修建分为三个阶段:1883~1888年,1891~1896年及1899~1927年。 在自由港地区,最早的红砖建筑从1883~1885年开始建设,新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汉堡港体现了当时德意志帝国的政治雄心。这些建筑群不仅注重建筑风格,而且也注重材料的使用,如具有代表性的红砖墙以及一些建筑细节和装饰元素的选择,强调了建筑外观模式的独特性。 在仓库城建设早期阶段,其主要任务集中于自由贸易条件的物质化实现,即在德意志帝国新的政治架构下,将过往商贸之荣耀与有象征意义的新哥特式建筑相结合。在技术层面上,以汉诺威建筑学院为代表,采用新的建筑设计理念和方法,包括防冻墙设计和安装当时先进的能源、电气化设备,驱动液压设备的水压发电机等设施。 1891年至1896年建设期间,工程技术人员发现,在发生火灾时,锻铁预制构件在长时间高温条件下会产生变形,可能造成建筑物倒塌。经过试验,工程师们转而采用传统的木柱作为构件,因木柱在遇火灾时可较长时间不会显著变形,为灭火赢得宝贵时间。 与历史上很多大型项目一样,仓库城项目在建设之初,大约“清理”了1000栋当地的建筑,这些建筑多为当地民居,也包括一些宫殿式民居和富裕汉堡商人的办公场所。同时迁出了约2万名当地居民。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德国的殖民梦想随之终结,德国的贸易愿景也发生了改变,但仓库城建设则一直持续至1927年。这个时期的建设超越了国家政权的崩塌,强调解决贸易问题为主导。期间,存放在汉堡仓库城里的典型商品是咖啡。咖啡商对融资、建筑规划、技术基础设施的设计与仓库城的开发利用产生了巨大影响。 损毁与重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汉堡港损毁严重,仓库城约有50%~60%的建筑物受损或被毁。对于仓库城的重建,官方强调要尊重历史。在被损毁老建筑的位置上矗立起来的新建筑,大多模仿了原建筑的模式和外观,其他一些建筑则脱离原来的模式,部分建筑甚至不再使用该区域的建筑特色——红砖外墙。 最具代表性的重建个案是“专属仓库”(又称“私人仓库”,Privatspeicher)。该仓库于1891年至1892年由一家咖啡公司建造,用来替代毁于火灾的旧仓库。它是该区域第一座采用木材构件代替锻铁构件的建筑物,1944年受到严重损毁,仅外立面没有倒塌。1957年至1958年重建该建筑期间,使用了钢筋混凝土作为其结构支撑,并保持了该建筑的历史面貌,很好地与仓库城其他建筑融合为一体。 地位的变化 20世纪60年代,新商品量的增加与新运输和物流技术的出现对汉堡港影响很大。在1970年代,由于原材料如乳胶与合成聚酯材料有着不同的存储需求,加上集装箱散装和大宗运输显著增加,传统仓库如汉堡原有的仓库群已不适合作为新运输媒介的主体,黄河书画网,因此,新集装箱区被设置在汉堡港的扩展区域,传统用户开始转移到自由港扩展区以便接近集装箱船舶。随着传统存储商品(如咖啡、可可、茶叶、香料和乳胶等)需求减少,扩展区域集装箱港口日益繁忙,书画家百科,仓库城作为存储空间的重要性明显下降了。1980至1990年代,仓库城存储空间的一半甚至更多被用于存放东方地毯之类的商品,部分码头被赋予新用途如停车区、多层停车场等。 新的世界文化遗产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