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乱开 中国现代书法30年“ 2016.11.21 - 2016.11.29
摘要: 如何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从而更加有效地对青少年和成年人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滋养? 在这方面,故宫博物院无疑有着一定的示范意义和龙头作用。就进一步发挥好文物的育人作用,记者日前专访了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先生。 视觉语言的传播效果…
如何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从而更加有效地对青少年和成年人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滋养? 在这方面,故宫博物院无疑有着一定的示范意义和龙头作用。就进一步发挥好文物的育人作用,书画家百科,记者日前专访了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先生。 视觉语言的传播效果更积极 记者:故宫博物院闻名中外,每次参观故宫都能从物质贯通到精神、给人心灵震撼,为何故宫博物院有此种特殊魅力?以至于相关的纪录片也大受欢迎? 单霁翔:作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收藏十分丰富,共计186万余件,涉及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广泛领域;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公共文化设施,包括拥有近600年历史的壮美古建筑群。这些都饱含珍贵的历史信息,对于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着润物无声的特殊作用。 当观众进入紫禁城,每一座宫殿建筑、每一组院落、每一扇朱漆大门、每一段石板桥梁、每一块青砖黄瓦、每一件宫廷陈设、每一幅梁枋彩画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符号、文化信息,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故宫是特殊的文化遗存,浓缩和代表着国家的文化精华,因而故宫题材的纪录片很容易被上升到建构国家形象的高度,国家的文化自信是片中的含义。 从《故宫》到《故宫100》,再到《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的视觉语言对国家形象的传播起到更加积极的效果。《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文物修复团队精心、专注的表现,既体现出对文化遗产保护职业的自信,更体现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 故宫题材纪录片通过视觉形式上的精致,以及主人公价值观念的阐释,将中华文明的博大和精深向更为广泛的世界展现,更多的人因此重新认识了故宫的魅力。 寻求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教育方式 记者:如何利用文物、更加有效地对青少年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故宫怎样在这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单霁翔:社会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教育工作是故宫博物院的工作重点。故宫博 物院努力架起沟通的“桥梁”,通过内容丰富、形式生动的校外课堂,让更多青少年了解、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目前,故宫博物院在传统文化传播、宣传教育推广方面获得丰富成果,故宫博物院一直寻求探索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教育方式,让博物馆成为学校之外的第二大课堂。 从2004年起,故宫博物院在全国率先对中小学生集体实行免票参观和义务讲解:每周二设为学生团体免票日(法定节假日除外),黄河书画网,针对有组织的中小学生团体、大学相关院系学生团体免费接待参观。 自2006年开始,利用中小学生放假期间举办“故宫知识课堂”活动,充实的内容、丰富的形式、活跃的氛围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还常年与中小学学校合作开展选修课程,并配合教育部门的社会大课堂开展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文化遗产日”组织学生来到故宫博物院参观、参加各类活动、担任志愿者。 我们还与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合作,将文化活动送到偏远山村小学,开发知识与动手相结合的儿童课程;研发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数字故宫”项目,如视频短片、互动设计、故宫网站青少年版、APP等;研发面对青少年观众的卡通系列文化产品。 故宫博物院的青少年网站,无论从形式和内容设计上,都充分考虑青少年的特点,以情境式交互地图颠覆刻板的栏目,在形象化的探索中感知故宫博物院的建筑、展览、文物藏品,整个过程中穿插着各种类型的游戏,以及图文并茂轻松易懂的文化专题。 为了进一步增强故宫博物院社会教育职能,故宫博物院于去年5月启动建设故宫教育中心。 新增建的故宫教育中心位于太和门广场西侧,面积约800平方米,分为教育项目展示区、主题活动教室、工作区及志愿者工作站等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