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乱开 中国现代书法30年“ 2016.11.21 - 2016.11.29
摘要: 图说:上海市首届篆刻艺术展图IC 海派篆刻在全国篆刻界享有“半壁江山”的美誉。以吴昌硕为首的海派印人勇于承载保存传统文脉、振兴开拓篆刻艺术,“海上印坛”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篆刻中心。 日前落幕的上海首届篆刻艺术展上,各地一线篆刻家受邀来沪,在开幕仪式后…
图说:上海市首届篆刻艺术展 图IC 海派篆刻在全国篆刻界享有“半壁江山”的美誉。以吴昌硕为首的海派印人勇于承载保存传统文脉、振兴开拓篆刻艺术,“海上印坛”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篆刻中心。 日前落幕的上海首届篆刻艺术展上,各地一线篆刻家受邀来沪,在开幕仪式后,无比惊叹入场观众之多,观赏时间之长,提问质疑如此精准,主办方更是为上海的篆刻氛围叫好:“在上海,篆刻这门小众艺术一点也不‘小’。” 展览同期召开的论坛也云集了来自江浙沪业界翘楚以及诸位海上名家。海派年轻印人的整体崛起不容忽视,这一点让上海篆刻界感到振奋。 图说:上海市首届篆刻艺术展现场 网络图 小众艺术不“小”了 书画篆刻家韩天衡指出,新时期里的篆刻艺术正在蓬勃发展,篆刻艺术是改革开放以来传统艺术里面发展得最好、最新的一个门类。30年前,如果我们拿篆刻的“篆”字叫大学生去认,十个人里面有六个不认识,现在小学生看到这个字都会讲,这是篆刻的“篆”。 据悉,从2000年到今年所有篆刻家出版的印谱,总量就超过了从明代后期兴起的500年印谱的总数,这是这门艺术蓬勃发展的状况。在20年前,篆刻艺术始终是附属于书法,书法展里面挖出一块“篆刻”区域。但是这些年慢慢变了,篆刻已经从书法的附属地位升格成独立艺术门类。 图说:印石和印屏结合的展陈创新 网络图 为期一周的上海首届篆刻艺术展期间,参观者盈门,打破了普通展览首日最兴旺的规律。上海文联的展厅内每日摩肩接踵,且参观者的逗留时间远远高于其他展览。每日展厅内,篆刻专家的轮值坐堂为普通爱好者的作品“号脉”,这类展览服务意识,让展览好评度在微信群中蹿升。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潘善助提到展览名称是经过推敲的,刚开始叫“2017年上海篆刻艺术展”,因为没有把握确认上海书协有没有做过专门展览。后来认识到这样官方展览没做过,黄河书画网,于是就改名为“上海市首届篆刻艺术展”,这一名称的号召力毋庸置疑,投稿数量比预期翻倍不止。 图说:上海篆刻学术成果展示 网络图 上海篆刻的顶尖水准依旧领衔全国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协副主席陈振濂表示,从吴昌硕、赵叔孺开始,中国篆刻的风气就是由上海所起的,当时上海的创作出版以及资料的收集都在全国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已经有113年的历史,四位创始人当中就有三位是长期住在上海的,分别是王福庵、丁辅之和吴石潜。上海这座城市历来跟篆刻有缘,上海被称为篆刻之都、篆刻之城,从历史的角度来讲确是事实。 江苏书坛领军人物之一、中国书法兰亭奖得主徐利明肯定,上海篆刻从它的水平和队伍的格局、规模来看,目前可以说在全国都是处于领先和引领地位的。对上海的研究,实际上是对中国现当代篆刻艺术领域的研究一个很重要的引领。 图说:童衍方先生的作品 图IC 上海书协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为本次展览贡献了收藏的印谱和原石,他自省,上海篆刻界的交流热情是不是稍微冷一点?他认为江苏浙江的活动明显搞得比上海有生气。上海的自我满足、封闭的状态还是存在的,可能上海人不这么觉得。他当然希望篆刻活动,要进来和走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