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6”于6月25日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通过“一年之鉴”这一研究方法,围绕2016年中国当代艺术界的热议话题,呈现新现象、新动向和新方法。 2016年有两个情况值得关注,其一是自媒体/众媒体正在分离景观社会,形成分散视点和超出理性、性质杂乱的状况,这一问题在《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16卷导论的第一部分《“山水社会”登台与新媒体催动的当代艺术新模式》一文中得以阐释和论述;其二是新技术正在改变着艺术的整体样貌,即本文所探讨的内容。新技术形成了新的图像和形式,同时塑造着不同于以往的寄托、表达与呈现方式。这二者又相互关联,产生了不同的新观念和新感觉,致使当代艺术面貌产生了变化。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6"展览开幕式现场 在导论的第一部分,我们探讨了当代艺术如何在新媒体的催动之下,书画家百科,产生出一种图像、信息和媒介的新模式,这是2016年值得关注的两种情况之一。另一个情况,是新技术的发展催生了艺术的新方式。新方式使艺术的基本面貌发生转移。尽管当代艺术创作活动目前整体上仍以一种极其粗糙肤浅的方式在进行,但随着新媒体、新技术而发展起来的知识经济却给新的艺术的发展、传播、扩展和实验留下了余地。 所谓新技术的发展,正是世界整体变化和经济发展的重点。这些重点被艺术呈现本来也是理所当然,但如果仅仅是如此,也不是什么特别的新生事物,因为自古以来,技术和艺术的关系就很紧密。在希腊的艺术概念(也即现代汉语所使用的“艺术”概念的本源)中,艺术和技术是一个词。只不过,今天当我们用中国眼光来看从西方引进的观念时,可以很清晰地意识到,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历史阶段,艺术并不是指的同一个东西,差异性在所难免。但是差异性所揭示的恰恰是艺术和技术之间不可相容的冲突。艺术本身就有技术的成分,也与技术相互作用而得以发展。人的价值根植于人的本性,亘古不变,但是如果新技术扩展了人的能力,亦即人的感觉能力、记忆能力和传播能力,那么它就不再简单地是人性在新技术中如何延续的问题,而是本性如何在新技术中获得充分的体现与扩展的问题。这种扩展意味着,在过去我们假设人性的整体曾经被部分地表达,现在这些被表达的部分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和延伸。 单就新技术延伸出更多人的感觉而言,比如现代物理学对宇宙的观察和摄制,现代生物学对分子内在结构或者生命活动迹象进行计算而形成的新图形和影像,无论对微观世界中的分子,还是对宏观世界中的外星和宇宙,以前单凭感官都无法直接到达和感觉。随着生物工程、宇宙研究、影像生成等诸多技术方向的发展,一方面,人经过自己的努力而达到对事物感觉能力的延伸;另一方面,感觉能力的延伸也会随着技术的扩展而使人对世界和生命的理解发生变化,即人如何来看待世界和人生的三观会受到影响。 在如今的当代艺术中,有两种趋向已经明显地呈现出这种感觉的后果:第一是对此种新技术形成的新图像、新形式加以吸纳;第二是对各种事物有了新的寄托、表达和呈现的新技术。 第一,新技术形成的新图像、新形式。 这意味着这样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我们可以看到的?当代艺术虽然在这方面的意识表现得还不甚清楚,但已有了一些苗头。比如艺术家可以把自己假设为在宏观和微观上深入到外星的生物,或切入到某种生物中间的观者,在这些情况下展现人类究竟可以看到什么。如此的假设变成了艺术家的展现,而并不是科学图像的直接展演。是制幻和转换使这种展现愈发深入到一种当下的恐惧和快乐之中。因为感觉能力扩展之后,人自身的感觉器官已经不是艺术的主要依赖。依靠新技术,人不断发现着前所未有的世界。这就是技术的延伸带来的新的艺术作品。 所以,今天几乎所有当代艺术艺术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新图像和新方式的影响,这种新图像或新形式以逼迫的方式映入了全体人类的印象(详见下文)。艺术家作为人群中最为敏锐的感受者,对于人类整体感觉延伸之后新图像的包裹不可能视而不见。如果在其艺术品中对这样的图像没有反映,无非是因为这种图像的逼迫已使他们有意识地对这类图像的“反面”予以怀念和强调,或有意识地逃避这种图像对人的魔幻的笼罩与吸引。而更多的情况是主动地采集和利用,只不过在形式上根据自己熟练掌握的材料和门类,做出或多或少的转换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