欸乃——也说艺术圈的浮躁 习主席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入浅出,不仅对当今浮躁、浅薄的文艺现象进行了驳斥,更为中华文化的复苏和发展做了最有力的背书。可以说,讲话主要为我们点明了文艺方向,或者说确定了文艺工作者应该维护和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这对我们进行文化学习和艺术创作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人民网书画频道为此特意开辟一个艺术品评栏目——人民艺评,希望嘉宾可以坦诚布公地畅谈文艺,探讨如何落实主席的文艺讲话精神。栏目平台的搭建,自然缺不了诸多先生的大作,我的文字不过是抛砖引玉的开始,是真正的“微薄”之力。 所以说“微薄”,并非认为自己的文字写得不好,而是因为自古以来,画家的地位本就低下,不仅画家本人更倾向于文人的身份,社会大众也多视之以工匠角色,那么,作为美术史的研究者确实也不应该自持太高。虽然适逢盛世,艺术市场的繁荣让艺术家有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力,但这不是艺术家们沐猴而冠的理由,毕竟在艺术圈无论如何地“呼风唤雨”,在社会上混得如何“风生水起”,猴子的屁股总归是红的。 艺术圈的浮躁一如猴子的屁股那样令人厌烦,本来神圣高雅的殿堂里充斥着低俗、虚伪,乃至奸诈阴险的算计,这如何不让那些热爱艺术的人有所伤感,乃至有所愤怒?我们当然可以借此批评画家们为了金钱而没有了生活目标和道德底线,作品自然会盲人牵瞎马,引导大众走入了艺术审美的死胡同。只是作为艺术市场的生产者,真正起主导作用的群体并非画家,而是作为消费者的艺术爱好者。而且,画家们的地位与过去时代有所不同,大多数人都有体面的身份,住着宽大明亮的房子,甚至大多数大咖们还是拿着“国务院津贴”的专家。但这才是我们所以要迷惑的地方,为什么他们会这样浮躁? 《大学》有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我的导师也曾经在课堂上说:“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是知止。”可惜当时在座的几十位博士生大多没有能听进去。毕竟考上了博士也不等于生活安定,工作还需要调增,房子还需要还贷,有的人甚至工作还没有着落,怎么知止?其实,即使存在扩招的现实,但考上博士的人真得会为生计发愁么?究竟还是不满足自己的现状,需要更上一层楼而已。欲壑难填,一旦把人生的目的定义于追求物质名利,那么浮躁就难以避免,因为物质名利的追求随时都在变化,就像海水永远会激荡礁石,自然产生诸多的泡沫。 不过也就仅限于此。有潮水的地方才会有泡沫,真正的大海深处只有海流。潮水看似凶猛,实则肤浅,转眼即逝;海流看似简单,实则厚重,生机勃发。于个人来说,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艺术爱好者,都应该有“知止能定”的文化认识,艺术家要创作出好的作品,艺术爱好者要真正体会艺术的魅力,如此一来,哪里会有泡沫呢?而且,从文化追求上来说,浮躁和浅薄永远不会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只有厚重宽容,才能永恒。以前画评者说宋代范宽画山脚厚实,宜子孙,近千年过去了,范宽的画果然成了经典;元代盛子昭的画很漂亮,讨画者络绎不绝,吴镇偏偏说五十年后,不见尔等。 当然,泡沫和海流都是客观存在,都有各自的价值,只是人生的追求应该限定于永恒的存在,而非过眼的云烟。艺术家的创作也是这样,跟着潮流起舞,他永远成不了潮流。画廊老板实则最看不起跟风打假的画家,认为是一种炒作。我的一位朋友就这么认为,他说:“要是市场上真没有他的假画了,他又该着急了。”所以,我们排斥浮躁和浅薄,并非一定要彻底消灭之而后快,那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需要做的也是希望作为艺术欣赏的主体的人民群众,能“亲贤臣,远小人”而已。毕竟一幅画也价值不菲,无论是买的还是送的,你总归要礼尚往来地付出相应的回报,若是入不敷出,长此以往,那家底再富裕,也撑不住啊!至于艺术家们的浮躁,究竟是皇帝的新衣,一旦人民群众认清了浮躁的本来面目,自然就会弃之如敝屣。也就是说,艺术圈的浮躁来自于社会各个部分的不安分,都想着越俎代庖,多拿一份报酬。可是你拿了别人该拿的那部分,黄河书画网,别人怎么生活呢?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你争我夺,混乱不堪。于是,有人说艺术圈宛如荣国府,也就门口的那两个石狮子,“艺术”这两个字比较干净。这真是太尴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