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天衡作品 生于1940年5月,中国书协会员、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市书协首席顾问 李默作品 生于1990年1月,上海市书协会员 海派篆刻在全国篆刻界享有“半壁江山”的美誉。清末民初,以吴昌硕为首的海派印人勇于承载保存传统文脉、振兴艺术的社会使命,以孜孜不倦的探究精神和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文化胸襟使他们始终走在了时代前列,以上海为中心的“海上印坛”也成为全国的篆刻中心,并一直引领篆刻的发展潮流。当下,无论是传承还是创作,上海篆刻家的实力都十分可观。 在上海文联打造跨界融合平台的指引下,由上海市书协主办的上海市首届篆刻艺术展近日在上海文艺会堂展厅举办,得到了上海篆刻作者的积极响应,共收到来稿作品214件。作品经过评审,最终评出优秀奖作者孙佩荣、周建国、舒文扬等10人,提名奖作者程建强、施元亮等10人,入展作者66名。展览同时展出了韩天衡、高式熊、童衍方、刘一闻、徐正濂等展览顾问、评委的作品,以及顾振乐、吴颐人、茅子良、陆康等特邀名家的作品,全面检阅了上海的篆刻队伍。同时,展览特别陈列了“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故事”主题组印16方印章原石,邀请了40位上海籍以篆刻入社的西泠印社社员提供作品参加展览,还展出了吴昌硕等16位海派大家的原石与印谱。 海派篆刻之传承有绪、薪火永续 “这次展览呈现出面对作者的开放性,作品注重学术性,展陈创新,同时注重文脉传承等特点,除诸多海上名家参与外,年轻的印人也不容忽视,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9周岁。 ”上海书协主席周志高介绍。参展艺术家不少是师生同台,也有三代师徒共同入展,书画家百科,更有“上阵父子兵” ,彰显了海派篆刻之传承有绪、薪火永续。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协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认为,“上海篆刻基础扎实,传承工作有效,人才济济。也许在上海的传统艺术方面,影视、音乐、戏剧都非常发达,但上海的书、画、印这些年发展的速度不够,如果要抓一个点,篆刻是一个非常好的抓手。当然这有赖于上海篆刻家们解放思想、打开视野,能够赋予篆刻从明清一直到民国、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所不具有的新的视野和新的思维。这次篆刻展是一个很好的起步。 ” 上海书协首席顾问韩天衡表示,西泠印社已经有113年的历史,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南麓。对搞篆刻的人来讲,天下什么山最高?不是喜马拉雅山,而是孤山,因为孤山在篆刻人眼中是最高的“圣山” 。西泠印社的四位创始人当中就有三位是长期住在上海的,分别是王福庵、丁辅之和吴石潜。上海这座城市历来跟篆刻有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上海是艺术之都、篆刻之都、印学之城。篆刻在上海发展到今天,在几辈老篆刻家的指导传承下,发展得很好,值得高兴、欣慰。 “展”和“览” ,让观众览之有感 作为上海市首届篆刻艺术展,展览专门设置了“上海当代篆刻源流年表”板块,并展出韩天衡、童衍方、刘一闻、徐正濂、孙慰祖、徐庆华等现代海派篆刻名家学术著作、印谱板块等。展览陈列方面首次与专业布展团队合作,对于作品装裱、原石陈列方式进行探索,成立了策展团队,首创印石和印屏相结合。以往的陈列方式是将印石陈列在展示柜内,和印屏分开布置。为了能更全方位、更直观地欣赏原石印面、边款、印纽,上海书协布展团队将印石装入有机玻璃盒,并牢牢固定在印屏外壳。印屏的装帧和陈列方式也极具美感,印屏镶嵌在外框内,立体感十足。 “印屏旁边有一个印章实物,这个我感觉非常好,如果旁边还附有印花就更好了。整个展览应该是一件作品,这是一个大艺术、大审美的处理问题。整个展览的布局、装裱包括原石的配合方式,很有创意,上海朋友做事精益求精的精神很值得学习。 ”中国书协草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书协副主席、南京印社社长徐利明说。 为提高大众篆刻审美水平,本次篆刻艺术展特别邀请了童衍方、刘一闻、徐正濂等十位篆刻名家为观众做现场点评导览。每位专家导览结束后为篆刻爱好者做现场点评,观众带上自己的篆刻作品与专家进行零距离的交流互动。同时,展览以跨界融合为引领,在展示艺术作品的同时,增加了观众体验区。在该区域,观众可以随意取阅书架上与书法篆刻艺术相关的书籍,每天两场的专家点评也在该区域开展。展览现场专门安排了每天一场的古琴演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