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礼资讯 > 名家大家 > 艺术资讯 >

肖建庆浅谈篆书书法

时间:2017-04-22 00:01 来源:黄河书画网 审核专员:消息 点击:
 
纵览祖国的书法艺术,可分为篆、隶、楷(真),(同时包括魏碑,也称北魏)、草、行五种。
而篆书则是书法艺术发展的渊源。                             
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
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也称钟鼎文)、石鼓文(也称籀文)。小篆则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的统一文字。
古都西安,历史悠悠,她是祖国文字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六千多年前仰韶文化时期的半坡遗址。家族门前的族徽,各类陶器上的符号,就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早期文字作品。
十九世纪末,书法家王懿荣意外从龙骨上发现文字,后大量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在商王朝的故都河南安阳殷墟小屯发掘出了,这些后来被称之为“殷墟文字”; 又由于这些文字是刻在甲骨上的,故又名为“甲骨文”。
进入二十世纪,祖国各地又有了大量的甲骨文被发现,经过整理、研究、确认,这些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总共达十五万块之多,计一千五百余字,字大者约半寸,小者如米粒。
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距今三千六百年)成熟文字系统,从内容上集中反映了殷商时期的社会生产、生活;表达的内容有祭祀、占卜等;从书法角度来看,甲骨文的书写者应当是我国最早的书法家,据统计这些书法家有一百人之多,被后人通称为“贞人”。
祖国文字中,金文(钟鼎文)是一个庞大繁杂的系列,相对甲骨文在殷商后期300余年的使用而言,金文则经过了西周至秦(公元前十二世纪—公元前221年),其间经过了西周、东周、先秦等历史时期,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和青铜器铸造制作条件的不同,所以构成了金文色彩斑斓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创作上的研究价值。
金文记叙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神灵崇拜、记载征伐、军国大事、记功赏赐、歌功颂德、契约文书等。铸造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钟、鼎、尊、盘、壶、盂、簋等等。
其风格有齐鲁型,中原型,江淮型和秦型。齐鲁型与中原型粗犷、浑厚。江淮型纤丽、奇异。秦型保守、规整,也正是因为其规整,才产生了后来严整、肃穆的石鼓文。
石鼓文(籀文),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相传先秦太史籀所作,亦称籀(音“皱”)文,年代大约为公元前370年,刻制在十个鼓形石上,内容包括歌颂先秦的强盛、秦地水利优越、牧业兴旺、君王狩猎、抚治政策、战事记载、记功之辞、辉煌政绩、颂辞等等。
据现在有关介绍,十个石鼓目前均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内。
石鼓文在表现形态上,自然纯厚,圆润饱满,质朴苍劲,气势壮阔,在先秦刻石中具有无法替代的审美意义与价值。
笔者少年时(上世纪六十年代),在西安碑林展室看到所藏一鼓,状若馒头,高约60公分,直径约50公分,可依稀看到“吾车既工,吾马既同,吾车既好,吾马既……”。
目前发现大篆的数字为八千多个,可以说,大篆已是较完整的文字系统。
 
秦始皇统一中国,使中华民族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割据局面,他在文化上的强权统治可谓是其的一个重要贡献,秦始皇命丞相李斯进行文字的改革统一,李斯等人依据各类大篆规整、变革出了新的文字体系——秦代小篆。
秦代小篆,因李斯所创,被称为“斯篆”,也叫“玉箸篆”,李斯亦被称为文字鼻祖,是篆书第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秦篆改变了大篆的随意性和模糊性,改变了其率意烂漫的风貌特征,显现出均衡、平整、对称、稳重的整体风格,体现出文字进展中崭新的风貌特征。小篆使篆书走向成熟,成为祖国书法史上第一次书体的标准化,使文字经过了殷商、西周、春秋、战国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从繁杂、混乱、无序的状态中终于走向整齐、严谨、规范。
正是有了秦篆的标准化,才使其成为我们今天汉字规范化、统一化体系的标准依据。
当时小篆被称为官方文字,小篆的标准化也使篆书走向了极致。不过,学习小篆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它的推广与普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所以小篆在广大庶民阶层就难以普及。
同时由于小篆书写速度太慢,渐渐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
进入汉代后,随着隶书应运而生,篆字也就逐渐从普通书写中隐退。但篆字在以后的发展时期一直有着较高的地位及应用领域,比如历代的碑额一直多用篆字书写,篆刻艺术也一直流传至今。
唐代是楷书盛行的时代,欧阳询虞世南冯承素颜真卿柳公权等楷书大师层出不穷。在这个大时代的背景下,一位值得敬佩书法大师——李阳冰(诗人李白的族叔)专攻篆书,继承和发展了秦篆,其风格大气磅礴,创写了“铁线篆”,是继李斯之后的篆书艺术的第二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清代是继秦代后第二个篆书高峰时期,也出现两位篆书书法大师——第三个里程碑式的人物邓石如(清代中期)和第四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吴昌硕(清代末期)。
邓石如是清代中期一位布衣,他一改篆书长期用短锋硬毫的习惯,改用长锋羊毫书篆,挥洒自如,婉转流传。由于他的创新和发展,整整影响了清代至今几百年的篆书爱好者,并涌现出一大批大师级的书家,如:吴熙载杨沂孙赵之谦徐三庚赵铁山吴大黄士陵吴昌硕罗振玉等。
吴昌硕是清末人士,他的篆书以草为篆,字有一意孤行,古拙老辣之势。他在石鼓文的基础上开创了雄浑、苍劲、气势磅礴的大写意艺术风格,又将篆书又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顶峰。
二十世纪,篆书作为祖国书法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出现了第三个篆书高峰时期,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局面,涌现出了齐白石萧退庵王福庵段绍嘉邱 星刘自椟等一大批篆书艺术大师。篆书这一艺术奇葩在大师们的创新探索中得到了空前的繁荣。
篆书书体作为一个庞大的体系,在祖国文字生成过程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与作用,它自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和对其他四体书的拓展形成,以及对篆刻,对现代篆书书家的影响,使篆书书体在祖国书法史发展中更具研究和学习价值。
时代在飞速发展,当今社会,计算机的普及提升了效率,加快了人们学习和工作的速度,计算机的应用无疑加速了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但是,可以这样想象:
再过十年,再过五十年……
运用钢笔进行书写的情况还有多少?
运用毛笔进行书写的情况是否存在?
运用毛笔书写篆书的情况会否绝迹?
篆书这一珍贵的艺术瑰宝是否能被我们、我们的子孙后代继承下去?
——愿更多的人了解和理解文字源流与书法艺术,激发起继承与发扬的深思,使篆书这一祖国文化瑰宝不断发展,源远流长。
 
                     一六年五月一日


肖建庆
肖建庆(1953年10月生,西安市人) ,字肖散、大山,号古陵居主,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安市音乐家协会会员。
 
肖先生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尤为喜爱篆书。初受其父启蒙,后又得其舅父王心白(著名书法家)教诲,小有建树。天命之年得到当代篆书大师、著名的“长安四老”之一云泽¬邱星老先生的赏识,并纳其为关门弟子。遂精习西周金文,对邱老的教诲感悟颇深,受益匪浅。
 
肖先生常自言,对大篆书法高古的气息、稚拙的形态、浪漫典雅的特征痴迷不已,并决心终生励志于大篆书法的学习、研究、传承。虽终日废寝忘食,读帖临池不倦,怎奈天资愚钝,仅得寸进。
 
肖先生的作品多次赴日本、南韩等国进行书法交流活动,并获得各类奖项。其作品被海内外书法爱好者广泛收藏,曾入编 《中国职工书法绘画摄影作品精品选》;入展《新丝绸之路国际书法大展》、《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全国名人名家书画邀请大展》、《 陕西省第二届书法篆刻临作展 》、《西安碑林首届书法节》、《清明节公祭轩辕黄帝(第四、五、六、七、八届)书画展》,成功入围“2010年陕西百位书画名人”。
 
 
电      话:13991158715       029-87513179
    工作室地址:西安市下马陵西号巷3号4号楼4单元101
    邮      编:710001
 
(责任编辑:国礼艺术家官网)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4-2021 www.artren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17020777号-1
网安备案:41021102000103

主办单位:国礼艺术家官网 协作单位:国礼艺术大师委员会 国礼艺术家文化保护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