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民盟江苏省委、民盟中央美术院、甘肃省书法家协会、新疆书法家协会、敦煌市文联、吐鲁番市文联、华衣集团共同主办,东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承办的“丝路心迹——刘灿铭现场写经活动”,先后于2017年7月2日、4日上午,在敦煌月牙泉和吐鲁番市双城宾馆成功举行。 敦煌,自古就是丝绸之路重镇,更是佛教东传西渐的汇合地,自公元366年乐尊和尚开凿了第一个洞窟开始,敦煌便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再至1900年王道士发现藏经洞,抄经是古代佛教徒的必修课,也是佛教传播发展的重要方式,因而诞生了写经体。 吐鲁番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玄奘西行取经时曾在此讲经一个月之久。历朝历代所建的佛寺洞窟数不胜数,出土经书不胜枚举。在这样一个丝路重镇与古城佛国之内,刘灿铭先生以现场写经的活动方式,用当代书法家的书写重现古城昔日的文化风采,赋予它当代文化创造的活力。 回顾2015年“丝路心迹——刘灿铭写经书法巡回展”沿古丝绸之路以刘灿铭写经作品平面展示的形式,携手华衣集团从西安出发,途经平凉、天水、兰州、西宁、武威、张掖、酒泉,最后到敦煌,共九站。沿途刘灿铭考察了佛教遗存,与当地书法家座谈研讨,取得了圆满成功。 而2017年“丝路心迹——刘灿铭现场写经活动”,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民盟省委副主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灿铭以传播写经文化为己任,赋予它当代文化的活力,展现中国书法艺术之美,这是自古至今前所未有的。在2015“丝路心迹——刘灿铭写经书法巡回展”历经九站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此次现场写经活动又做了进一步的延伸和完善。刘灿铭以敦煌为起点,重走玄奘之路,一路向西抵达吐鲁番,将物质文化遗产“敦煌遗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书法”紧密结合,在丝路重镇重现敦煌写经过程,黄河书画网,将敦煌遗书从书法作品的平面展示,扩展为动态的书写过程展示,既分享他多年来研究敦煌写经的成果,全面立体地展示敦煌写经的魅力,又吸引大量的观众参与互动与交流,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此次写经活动不仅是刘灿铭传播文化艺术之旅,还展现了他身为当代书法家对时代脉搏的牢牢把握和对社会责任的勇于担当。 刘灿铭作为当代敦煌写经的深度挖掘和研究者,重走丝绸之路,用抄经的方式让大家领略中国的书法艺术之美,这是自古至今前所未有的,不可多得的书法教育传播者。 与文化同行——略评刘灿铭西行写经 周卫彬 (青年文艺评论家,泰州市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距“丝路心迹—刘灿铭写经书法巡回展”忽已过去两年。这两年里,不论授课,学术会议,甚而出国交流,写经书法从未离开灿铭须臾。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在许多人将过去遗忘的时候,他却在孜孜追念中将之“还原”。这种艺术性的再造,使得写经书法这种古老的书艺逐步苏醒,重新确立了一种当代书法的范式,它古老与新颖并具,形式与格调相融。顿挫无往不复,勾勒出有入无。灿铭笔下的写经之魅源于敦煌文化之魅,又转化为书法的鲜活之魅。我一路追随他两年的记忆,发现他这种对于书法的打捞行为,既是“学问”与“技艺”相长,亦是当代书艺发展的必由之路。因为这是一种古老而鲜活的艺术创作,年深月久与此时此地,相映成章,恰如一带一路,一笔一画,既各行其位,又汇合其所。 如果说丝路是一种历史符号,书法是一种艺术形式,那么本次“丝路心迹”现场写经活动,既是两年前丝路之行的延伸,是“一带一路”理念付诸艺术创作的生动实践,也是现实与历史碰撞下的一次直抒胸臆的吐露。从敦煌的月牙泉到新疆的吐鲁番,无论是丝路重镇还是古城佛国,灿铭的现场书写,使古老的写经书法中那种苍茫、朦胧而又圆融、自在的美感,焕发出当代书法创造的生命活力。此时,“意境”与“空间”越过历史的风沙,书画家百科,成为一个整体,也成为“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生动注脚。正如在古代文人的眼里,现实与心灵的对照才能成诗,譬如“雨花知佛境,流水识禅心”,“雨花”与“佛境”,“流水”与“禅心”正如两面相对的镜子,映照着艺术与现实的微妙关系。本次活动,打动我们的正是这样生动的艺术阐释,写经书法与其源头相互延展、映发,让我们体味到一种审美理想与艺术感受并置、时空轮回的心灵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