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礼资讯 > 名家大家 >

美术院校的改革潮

时间:2017-07-04 12:31 来源:黄河艺术网 审核专员:黄河书画网 点击:

花乱开 中国现代书法30年“ 2016.11.21 - 2016.11.29

摘要: 中央美院2014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现场 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的美术教育垄断于“八大美院”,并奉行精英教育的原则。但是,自2000年前后,美术教育开始规模化,综合类大学纷纷开办美术学院,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势。传统的美术院校在新形势…

美术院校的改革潮

  

中央美院2014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现场

  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的美术教育垄断于“八大美院”,并奉行精英教育的原则。但是,自2000年前后,美术教育开始规模化,综合类大学纷纷开办美术学院,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势。传统的美术院校在新形势下进行教育改革迫在眉睫,针对就业压力和人才培养的原则,争论的声音出现。坚持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精英式教学仍占据主流,希望打破学科壁垒使得专业的定位更具活力是趋势,加强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更成为美术院校教学改革的目标;同时,新的艺术理念的冲击使得学科学院的设置发生了变革,随之而来的是以清华大学首当其冲的人事制度的变动。面对挑战,传统美术院校怎样理性、冷静地把握改革的方向?

  美术院校综合改革之殇

  梅江(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近年来,无论是综合大学还是专业院校,都纷纷祭起了“改革”的大旗。身处综合大学之中的美术学院根本无法幸免,更多独立设置的美术学院也纷纷开始跟风,制定各种改革方案。以人事改革为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中央美院都提出了“准聘制”,尤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所在的清华大学的人事改革为甚。简单说,就是教师一开始只与学校签6年的“固定期限合同”,6年后看是否能够晋升,“非升即走人”。其中尤以清华大学最为严厉。而且,不同于惯常的“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而是“新老一刀切”,连之前已经评上教授的“老人”也要重新聘任上岗。一时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教师“人人自危”,发论文、出专著,忙得不亦乐乎。两所顶尖美术院校如此,引得全国各美术学院纷纷效仿。

  从表面来看,这是学习美国大学的终身教职(Tenure,或译为长聘、常任)制度。美国大学这个制度的精髓在于“双向选择”,即通过6年准聘期(Tenure Track,或译为预聘、常任轨)的形式互相观察、互相考核,学校既可以对教师提出要求,教师也可以对学校进行磨合与考察。学校要的是尽职尽责的老师,而老师要的是学校给予自由的学术空间和物质保障。其实,美国大学这个制度最初是由教授们提出要求而设立的,其背后的假设是,并非所有准聘期的教师都必然觉得现在所在学校是最适合自己的地方,也并非认为一所学校的学术自由风气、年薪等对所有人都有足够的吸引力。但细看目前国内各学校的人事改革方案,总体感觉是所谓的“准聘制”就是“学校选老师”,这个制度在学校眼中就是一个单向的过程,各种“方案”中充满居高临下的口气。这样一来,恐怕到时候只有学校选择教师的权利,而没有教师的话语权。

  准聘制也可以为青年人才的自由流动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在准聘期结束后,如果教师认为学校不适合自己,或者学校允诺的一些条件没有兑现,抑或另有其他高校以更高的条件和礼遇相聘,教师也可以主动提出不接受长期教职的聘任。对于一名前程充满未知的青年人才来说,到时候主动放弃留在一所学校的机会,换一个环境工作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试想,书画家百科,如果签的是长期劳动合同,原所在学校很可能发生“不放人”的事情;但在准聘制环境下,到时候就可以选择自愿放弃长期教职的聘任,自然流动。因此,如果学校的政策能够明确说明这是一场“双向选择”,并加以宣传和主动公开,既体现了公正与平等,又亮明学校的底气与度量,才是一件“双赢”的事情。然而,按照现在中国各高校制定的人事改革方案来看,一个教师如果到时候主动提出调离,会被外界误认为是“没有通过终身教职评估”或者“不敢参加终身教职评估”而承受巨大的舆论压力。事实上,笔者已经听到有某高校教师抱怨:“既然人事改革了,那这几年就不能调动了,免得被认为是通不过终身教职的评估才被迫走人的。”

(责任编辑:国礼艺术家官网)
下一篇:存眷书法教诲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4-2021 www.artren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17020777号-1
网安备案:41021102000103

主办单位:国礼艺术家官网 协作单位:国礼艺术大师委员会 国礼艺术家文化保护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