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乱开 中国现代书法30年“ 2016.11.21 - 2016.11.29
摘要:2017年5月22日晚,艺术学院本科生专业核心课程“创意写作”课的小说组和非虚构写作组的同学在任课老师陈均的带领下,来到北京朝阳区的皮村进行课外学习,参观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感受“底层写作”,调研打工文化。 前不久,《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
2017年5月22日晚,艺术学院本科生专业核心课程“创意写作”课的小说组和非虚构写作组的同学在任课老师陈均的带领下,来到北京朝阳区的皮村进行课外学习,参观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感受“底层写作”,调研打工文化。 前不久,《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范雨素为“皮村文学小组”的成员。“创意写作”课程与时俱进,关注热点,很快就邀请到“皮村文学小组”的指导老师张慧瑜来讲授“新工人文化与创意写作”。之后,又进一步联系“皮村文学小组”的负责人,促成了这次难得的课外实践活动。 5月22日晚六点半,“创意写作”课小说组和非虚构写作组的成员来到位于朝阳区皮村的“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是由北京工友之家发起创办的一家民间非营利性公益博物馆,于2008年5月1日正式成立,目前博物馆共收藏有两千余件展品,日常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博物馆的宗旨是,纪录打工群体历史变迁,倡导劳动价值尊重认可。整个博物馆分为八个展厅,分别为:打工群体历史变迁专题展厅、女工专题展厅、儿童专题展厅、劳工NGO团体专题展厅、工人居住状况专题展厅、工友影院、新工人剧场、工友图书馆。由来自北师大的皮村志愿者冯睿进行解说。 参观完博物馆后,同学们又参加了皮村文学小组的活动。每周日晚上七点半,皮村文学小组都会邀请来自各大高校、出版社、文学杂志的教师、主编、编辑等来上课。课程的时间一般为两小时,主题以小说或诗歌为主。这一次的授课教师为《北京文学》副主编师力斌。师力斌老师以“诗歌中的空间”为主题,将杜甫的诗歌与几位打工诗人的诗歌进行比较,从而表达他对诗歌的看法,黄河书画网,引导打工诗人创作出更好的诗歌。 在课程开始半个小时后,范雨素出乎意料地来到课堂上,选择在倒数第二排靠边的位置坐下,在膝盖上摊开一个很厚的笔记本,书画家百科,认真地聆听起老师讲课,时不时地在笔记本上记录些什么。全场在座的学生几乎都没有发觉她的到来。九点半下课,范雨素很快地起身离开。 回程的路上,同学们感受颇深,在车上深入思考并热烈讨论。从校园“象牙塔”之地到京郊“打工村”,此次深入社会的课外调研学习活动让同学们感想深刻,收获良多,并因之对理想、现实、写作的意义都有了更加鲜活而深刻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