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是当下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通过艺术教育特别是基础的艺术教育,在向大众展现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构建多元的文化艺术样态的同时,书画家百科,是否能够使之成为非遗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手段也逐渐成了人们关心的话题。为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全国各地中小学校启动“非遗”进课堂项目,特别是进入美术课堂。中小学校把“非遗”与审美教育及创造力培养结合起来,在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不断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然而,“非遗”并不等于课程,它需要转换为课程,如何转换?在高等院校中,有些老师本身的创作就与中国“非遗”相关,那么“非遗”又该如何纳入到“高参小”的过程中?传统“非遗”又如何在传承过程中形成当代转换?涉及“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当它进入课堂有何要求,又为孩子们带来了什么? 活态传承 “高参小”的探索 “非遗”的传承是活态的传承,技艺只是传承的一个方面,在当代社会语境下更多的是传统文化的文脉。就在近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主办、山东美术馆承办的“接棒——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校本课程暨美术教育‘高参小’成果展”于济南举办。“高参小”是指高等美术院校参与小学美术基础教学。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动员高等院校从事基础美术教育的专家对中小学课程进行指导,并在本次展览中展示了“高参小”的部分成果。 中小学生的作品很少在专业艺术机构进行展示,即便展出,也往往在指定教育项目展区内呈现。这次展览则呈现的是来自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四川、辽宁、上海、重庆、云南、内蒙古等地15家中小学的教学成果,其艺术形式包括篆刻、皮影、版画、青铜造型、面塑、刺绣、扎染等内容,不仅呈现了包括校本课程教材、学生习作、非遗项目新闻报道、文献手稿、笔记、图片样式,及原样范本在内的静态资料,还记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校本课程转化的全过程,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皮影及刺绣表演,黄河书画网,力图全面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过程中非遗项目的材料、工艺、图案及拆解流程。 据悉,在这一过程中,中央美术学院“高参小”项目工作组依据小学的教学需求,结合小学德育教学目标,系统规划了《绘美慧心》校本课程、《创意美术》实验课程,开展了书法、绘本、剪纸、版画、数码影像、建筑搭建等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策划组织了“走进名师名画”“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大自然”等系列品牌活动。 展览总统筹王晓琳介绍说:“本次展览即是从全国‘非遗’校本课程精选出来的部分教学成果,力图呈现新的教学方式以及培养并引导学校及教师的课程设置与实践。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实现高校资源与中小学校美育工作的有效对接,更加重视对一线老师的培训和专业能力提升。同时借助该平台,编写‘非遗’在基础教育中的校本教材,有针对性有特色地探索美育新模式,实现美育的‘因地制宜’。”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文化艺术的精华,包含着难以言传的意义、情感和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蕴藏着传统文化的深厚根源,保留着形成该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学教育委员会倡导全社会范围内开展美术教育的理念,在基础教育阶段选择了“非遗”进校园项目。对于该项目,中国美协美术学教育委员会主任高洪也表示:“‘非遗’进校园课程不仅有助于中小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热爱家乡风土人情,培养文化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还能通过对文化遗产的传承激发学生自身感受,培养其想象力及创新思维,做到有‘传’有‘承’。同时,该特色课程建设为非遗传承人队伍奠定了广泛的青少年人才基础。” 不过有学者也提出,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政策与理念是一方面,具体到现实中,谁来扮演“挑担者”才是最重要的问题。他们认为:“这担子一头挑着过去,一头担着未来;一头是传承人安身立命的期盼,一头是大家的精神需求与文化认同,所以让更多学校乃至社会机构担起担子来,非遗保护传承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因地制宜 校本课程很关键 不可否认的是,非遗本来是民间的、碎片化、个人化的,那么它又如何进入课堂教学,进而体系化、课程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