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礼资讯 > 名家大家 >

作为活态传承的非遗,如何活在今天

时间:2017-07-02 01:37 来源:黄河艺术网 审核专员:黄河书画网 点击:

  现代化与城市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击,使其失去了赖以生存和自然传承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语境。非遗的存续和发展问题迫在眉睫。

  保护非遗并非仅仅为了留住历史,而是为了使其所承载的文化记忆和民族审美、民族情感长久地延续下去。近年来,在确保非遗生命力的前提下,对非遗进行活态保护,使之走入现代大众生活,已经成为业界共识。这其中,设计服务对非遗的“活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5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启动了非遗研培计划,搭建了非遗传承人与设计师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许多“非遗+设计”的创新作品应运而生。当非遗与设计相结合,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变化?为此记者特别走访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非遗研培计划负责人陈岸瑛教授。

  记者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是如何与非遗研培项目牵手的?

  陈岸瑛      2015年春季学期,文化部非遗司领导找到我,问我们学院能否承办非遗研修班,我从中间牵线搭桥,学院便让我来负责筹划。恰好我对21世纪的传统复兴潮流开始关注,便欣然应命。

  这是文化部、教育部2015年启动的大计划,全称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分为研修、研习、培训三个类型,我们承担的是高端研修部分。清美是最早的试点院校之一,书画家百科,到今年非遗研培院校已经增加到78所。非遗研培计划启动的初衷是为了应对非遗传承后继无人、缺乏传承后劲的问题。为了稳妥起见,只涉及非遗项目中传统美术与传统技艺两项,主要是传统手工艺。

  记者  截至目前,清美非遗研修班已经进行了多少期培训?

  陈岸瑛      2015年至今,我们学院承办了7期非遗研修班,每期研修班有20名到21名学员,来自全国各地,以年轻人为主。他们在清华集中学习交流一个月,然后回家创作,三个月以后举办结业展。

  这个研修班的课程配置非常高,调动了我们全院11个系室的力量,还有国际合作和其他社会资源的导入。我们组织了丰富多彩的“非遗进清华”活动以及展览和论坛,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传统复兴与传统工艺振兴”这一主题进行的。

  记者  学员的反响如何?

  陈岸瑛      学员反响非常好。实际上,所有参与这些活动的人,包括非遗传承人,也包括我们自己,都处在一个不断拓宽眼界、破除成见、重新发现传统的过程。我们的非遗研培,最显著的效果是打破了个人和时代的局限性,加深了对传统的理解,加强了大学与社区的联系,促进了院校师生与传承人、以及传承人之间的交流合作。

  记者  最近清美非遗研修班刚在广东佛山举办了第五期的结业成果展。

  陈岸瑛      是的。这个展得到了老一辈传承人和佛山公众的一致好评。我们一共去了10位导师和8名研究生,对20位佛山研修班学员进行了回访,还举办了佛山传统工艺振兴论坛。

  回来后,第六和第七期研修班马上开班,主题是青瓷和漆艺。这次的招生更为精准,由我院陶瓷艺术设计系和工艺美术系挑头来做,还有工业设计系的全球创新设计(GID)项目加入,9名来自皇家艺术学院和帝国理工的高材生和我院10余名研究生,与40名非遗传承人开展密切的交流合作。到下一次结业展,公众不仅能看到青瓷与漆艺的1+1创新作品,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跨界合作,还有中外合作的成果。

  记者  目前我国非遗保护与传承遇到一些困难,现状如何?

  陈岸瑛      在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中,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富于成效的。但是困难和挑战也很大,因为中国社会变化太快,有很多跳跃式的发展,对传统文化不乏人为的破坏,恢复起来是比较困难的。

  在非遗研培计划实施之前,文化部除了规划制定非遗名录,评选代表性传承人并进行资助,开展以记录为主的抢救性保护,还探索了生产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在此基础之上,调动院校和社会资源实施研培计划,制定并通过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积极促进传统工艺融入当代生产生活,增强非遗传承的自我造血功能。

  记者  非遗传承人们普遍反映的一个现状就是后继乏人、传承乏力,您认为出现这样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陈岸瑛      非遗目前面临的窘境是脱离生活、脱离使用者或接受者,缺乏再创造的活力。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单纯的资助是远远不够的。靠钱来养活的非遗,严格地说,不是非遗而是表演。因此我们需要针对更广大的传承人群和非遗社区来开展工作,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而不仅仅是资助来提升非遗传承人群的传承能力与传承后劲。

  记者  非遗的特点就是活态传承,那么它如何活在今天?

(责任编辑:国礼艺术家官网)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4-2021 www.artren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17020777号-1
网安备案:41021102000103

主办单位:国礼艺术家官网 协作单位:国礼艺术大师委员会 国礼艺术家文化保护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