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礼艺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书画新闻 > 公告栏 >

武千嶂水墨山水作品展

时间:2018-05-03 17:59 来源:黄河书画网 审核专员:璐璐 点击:
武千嶂,1989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国画专业)。199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1992年10月,应上海美术馆邀请,举办《武千嶂书画》个展。1996年再应上海美术馆邀请,举办《武千嶂醉写花脸书画》个展。1997年应北京徐悲鸿纪念馆邀请,举办《武千嶂艺术作品》个人画展。2001年应温州美术馆邀请,举办《武千嶂现代书画》个展。2013年在上海城市规划馆举办《武千嶂没骨水墨山水画》个展。
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系。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系副主任,美术教研室主任。上海徐悲鸿研究会创作部主任。中国保值堂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张大千大风堂艺术中心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秦古美术馆艺术顾问。


 
浪涌峰浮的没骨水墨 
文/叶辛 
 
中国的水墨画历史悠久,传承深远。 历朝历代的各路大家,施展各自独特的流派之长,给我们留下了一幅幅可圈可点、令人赞叹不已的作品。 故而,中国的水墨山水自成一格,为世界所瞩目。 自唐、宋、元、明、清、民国直至现当代,中国的水墨大家们沉积深厚,很难逾越。他们苦心钻研尖尖的毛笔,形成了以线条为核心的点、锋、勾、描、皴、染、擦、泼等等的一系列画法,其笔意、骨架、韵致、情趣跃然纸上,把大自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山山水水、千姿百态,浓妆淡抹总相宜地表现出来,形似自然,又超越自然,成为千古流芳的作品。 武千嶂先生的这本画册,响亮地表示出一个创新的概念:没骨水墨山水。 所谓没骨水墨山水,是对传统中国水墨画的推陈出新。 是一个大胆的探索之举。他喜欢随水墨流淌之痕,有意无意地诱发着内心情感,放任笔墨的纵横恣肆,清逸横生。尽可能渗透浑朴酣畅、明朗秀健的主体风神。他玩味章法结构,尽变化之能事,在貌似不完整中求完整。 武千嶂先生为何要在艺术上作这一探索和追索呢? 为的是走出传统、破格自立,形成没骨水墨山水的新路。 武千嶂先生是学油画出身,在他研习水墨画的过程中,他发现水墨画的泼墨块面与油画的大面积色块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相通之处。而油画中,以线条为主的表现手法很少见。相反,在中国传统绘画里,历朝历代的画家拼命研究笔,由笔引发的线条内涵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诸如近代之黄宾虹、齐白石等大家,已将“笔之线”推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极致。然而对“墨”所呈现出来的块面形成的巨大视觉冲击力的研究就少多了,虽然有“墨分五色”之说,但终究不曾很好的发展。 张大千晚年目力欠佳,运用大色块泼墨的技法给了武千嶂启示。他一反中国传统水墨画自唐代以来画风越来越复杂、技法是越来越细腻的传统,创造性地推出了“没骨水墨画”,以他最大的能力,挖掘出“墨”中的内涵,展现“墨”中所隐含的特有的神韵,以期能为他所钟情的中国水墨画中“笔”与“墨”相得益彰的发展,做出其独特的贡献。真正达到“非烟非雾一林碧,似雨似晴三径凉”之意境。 我的人生经历中,有二十一年之久生活在贵州高原的大山之中。现在的年年盛夏,我仍会去住上一段日子。多雨多雾的贵州山乡,云去雾来之际,山水之景变得如梦似幻,尤其是久雨初晴的清晨,那层层叠叠的山峦峰林,在缭绕不绝的雾岚推拥簇绕之下,呈现出来的浪涌峰浮之境,我总是叹为仙境。 武千嶂先生的没骨山水水墨,能为陈佩秋先生亲题得到首肯,我想或许也是有此感吧。 是为序。


武千嶂作品欣赏


(责任编辑:柳主编)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4-2023 www.artren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17020777号-1
网安备案:41021102000103

主办单位:国礼艺术家官网 协作单位:国礼艺术大师委员会 国礼艺术家文化保护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