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出版发行的《也说西游》《也说女皇》
山西新闻吕梁讯(赵志伟)《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其人物、情节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你知道故事其中人物分别代表什么吗?故事中每个神话故事和作者创作的真实寓意又是什么。带着上述问题,本网记者近日与《也说西游》作者近零距离接触,深刻了解了作者创作初衷和书中要向读者展示人物形象和真实用意。
未完稿的《也说汾阳王》创作中
侯荃,汾阳市一名退休干部。现为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武则天研究会理事、中华武氏宗亲会特聘顾问、三晋文化研究会会员、山西当代儒学研究会理事、山西省郭氏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吕梁市作家协会会员、汾阳市国学研究会会理事、汾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侯老先生书籍创作中
现在可以直接用电脑手写录入,鼠标垫也不知用了多少了
年近古近古稀的侯老先生从小喜欢就阅读《西游记》,百看不厌,字斟句酌,如醉如痴。最早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西游记》连环画。走近侯老先生家中,展出示的有关《西游记》的书籍、字画、照片尽在眼前。谈起《也说西游》的创作,他娓娓道来:
手工绘制西游图案和手稿资料
出版书籍后获得各界的收藏证书和取得荣誉
童年,他就被《西游记》的神话故事迷住了,特别是孙悟空的英雄形象,成为人生启蒙时期的崇拜偶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増长和时代的发展,每读一次都会有一些新的认识。《西游记》这部神话小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从它问世以来,就引起了古今社会的高度重视。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可以说已经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思想影响极深。
这次重温《西游记》原著,克服了以往只注重一些格言、哲理的理解,突破了用神话说事的思维。特别是注意到了对作者家庭出身,人生时代背景的进一步了解,并把书中叙述的故事人物和他所处时代的历史现状相联系,依据小说中通过对唐僧以及唐王朝故事的描述和明朝中叶的社情相对照,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联系和巧合。胡适先生说:“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 大胆的假没,小心的论证”;“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受这些话的启发了,随即产生了《也说西游》的想法,塀弃了自己文化程度低,悟性不深的顾虑,来试说《西游记》作者写神话故事,不专“神仙鬼怪”, 其实着意“人间” 社会的真实用意·····
淮安市委、市政府赠送的古装线装绘画《西游记》原著
《也说西游》全书,有前言、概述、三大章、十八节、后叙,大约十万字。
概述主要是根据作者的家庭出身和自身所处的时代背景, 依据作者一生的坎坷经历, 通过前人吴国荣在《射阳先生存稿跋》中对吴承恩的称道,通过射阳先生存稿的有关记载,特别是他在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禹鼎志》序中,明确告诉人们:“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时记人间变异微有鉴戒寓焉。”说明他写志怪小说、神话,写的虽然是神仙鬼怪,其实着意的就是“人间” 社会。证明了作者创作《西游记》“不专鬼神,专寓人间” 的真实思想。
后叙,主要是对书中的观点、内容进行了一些说明和补充,对一些神话人物进行了必要的解释,有助于读者进一步理解《也说西游》的内涵。
《也说西游》探索、挖掘、解读《西游记》主要命意的主要內容和观点,都集中在三大章节中。
侯老先生认为:取经团队是社会主要成员的大组合
参加第十二届武则天国际研讨会
通过解读原著,结合史实史料记载用来证明作者塑造的取经团队是一个社会主要成员的大组合,展示的是人类生存的大画面。其中:孙悟空是帝王、圣君、英雄人物之魂,典型的代表是唐太宗李世民; 唐僧是芸芸众生、广大劳苦大众的化身; 猪八戒是能臣、良帅、清官之形; 沙和尚是勇将、衙役、洁吏、是沙中之金;白龙马是民族的图腾和象征、是华夏文化之根。
作者塑造孙悟空这个英雄人物,就是着意现实社会,希望出现唐太宗这样的圣君,以实现自己行“王道” 以“德治” 安天下的理想和主张。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原型就是玄武门之变中的唐太宗李世民。故事中的玉皇大帝就是唐高祖李渊。李天王是天宫的统兵元帅,姓李,天王的身份和李世民也是相符的,说明孙悟空和李天王是同一形象。唐太宗是帝王,二郎神是真君,唐太宗是次子,和二郎神身份相同,都是叛逆者。孙悟空和二郎神的打斗过程,孙悟空千变万化,始终未能摆脱二郎神的缠绕,其实是喻意唐太宗着了鬼。因为“真君” 是鬼魂,又被疯狗咬了,所以疯了,才做出有违人伦的亊。为什么太上老君能降伏孙悟空,因为太上老君是道德天尊,又姓李,是唐太宗的祖先,应是指列祖列宗,他用道德的圈子击中孙悟空,在八卦炉内烧熏了七七四十九天,生动地再现了唐太宗时时内疚的心理煎熬。
作者还塑造了牛魔王这一形象,说他是“平天大圣,”也有“七十二般变化” 武艺和孙大圣一样。说明牛魔王和孙大圣是同一个人,是唐太宗的正反两个形象。了解这些,对理解故事中的真实含义有着很大的作用。
作者写唐僧的出生背景,是说明他出生于贫苦之家,说他是金蝉子第十世转生,是寓意他世代是穷苦大众。江流和尚,寓意人是从苦海里来的,注定要经受磨难。
金蝉,又名嘟啦龟、知了龟、知了猴,在河南也称爬爬抓,江苏徐州叫爬爬猴,在我们这个地方俗称秋凉虫,是蝉科昆虫的代表物种,成虫又称黒蚱蝉。由于它的生存规律是脱壳再生,所以人们将脱壳变身的蝉,作为长生、再生的象征。
故事中吃了“唐僧肉” 就能长生不老,实质上是内藏更加深厚的文化韵味,喻意劳苦大众就是渾身是宝的金蝉转世,是取之不尽的财富源泉,是一切统治阶级、剥削阶级、邪恶势力都想侵占的目标。派唐僧去找治世真经,就是寓意向唐王朝学习,对唐王朝盛世的向往。唐僧是肩负“劝化众生” 的重仼,是芸芸众生的化身。
猪八戒是天河里的天蓬元帅,只因酒后戏弄嫦娥被贬下凡尘。一灵真性,径来投胎,不期错了道路,投在母猪胎里。这个猪姓,指的是朱,因为明王朝的皇帝姓朱。法号叫“悟能,”谐称“无能”, 作者用猪悟能来嘲弄明王朝的官吏们是朱无能,和猪一样只吃放,不干活。
猪八戒在高老庄被招为“倒插门” 女婿,为高家“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砌墙筑院、耕田耙地、种麦插秧、创家立业”, 应该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他有政治抱负,有理想,学的三十六般变化,不满足于现状。占领云栈洞,做了山大王,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强盗勾当。后经良心发现,被孙悟空收服,成为“师兄弟”, 实际上是“君臣关系”。 猪八戒使用的九齿钉耙就是寓意他前九世都出生在“刮地皮” 的官宦之家,是靠管理民众生存的。
说到猪八戒,人们总是把丑陋的的嘴脸、贪吃好睡、贪财好色、贪婪说谎、行动蠢笨、胆小自私的形象和他联系在一起,说到清官,人们总是希望他两袖清风,一尘不染,浑身充滿正气,一点毛病也不允许存在。其实,这是不符合现实实际存在的。
猪八戒身为男性,热爱女性,同情女性,这是本性。他敢于示爱但又遵循社会道德,不逾越道德底线,终能悔改,这是难得的。他贪吃好睡,这也是人的本能,但在孙悟空的督促下,他改过自新,努力工作,忠于职守,忠于“君主”, 总是冲锋在斩妖除害第一线,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他也贪财,但悔悟后能主动把私攒的银子交了出来。他用八戒规范自己的行为,终成清官、能臣、良帅。
沙和尚原是天上凌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 只因蟠桃会上, 失手打碎了波漓盏, 被贬下界来, 实际是贬到基层做了小吏。按照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已经经历了九世。项下挂着九个骷髅表记他已坑害了“九世取经人”( 老百性)。
这些小吏也不好做,“上有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各种“皇粮国税”、 “苛捐杂税”、 “集体摊派”、“ 助教捐资”、“ 娱乐募捐” 等等,都要经他们之手落实于民,地位非常重要,肩负着国计民生的重担,是社会能否稳定的重要力量。沙僧用的月牙铲就是一个完整的圆,一头大半圆,一头小半圆。宝杖是个扁担,一头担着唐僧(人民大众)的衣食饭琬,一头担着经文(官府征粮、征税、捐资等任务)。沙和尚挑担需要经常用手抓住较轻一边的担绳保持平衡,喻意兼顾双方利益。法名“悟净” 就是针对污吏而起的。
唐僧的坐骑白龙马是龙变成的。龙是民族的图腾和象征,是儒、道、佛三教文化的综合之根。龙就是中华文化之形,社会发展是在龙的文化基础上前进的。五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
文化是意识形态。我们渎《西游记》不能不重视这匹白龙马。《西游记》是一部以神话故事寓意人生经历为取经的书,全书充滿道教哲理、儒教做人、佛教感悟的文化情结。
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动态的但她又是无形的、发展的、变化的、没有固定的身相。如来佛法无边,菩萨慈悲救世,道、儒思想对人的影响,用动态的马来代替是再合适不过了。这样我们就会在现实社会中找到如来、菩萨等神仙的定位。作者把龙的文化用动态的马比喻为“意马”。“ 意马” 就是世人在做亊中的思想斗争过程、思想决定行为。生善念就是佛,就会做好事;生恶念就是魔,就会做坏亊。“意马” 是龙的替身,包含了三教合一的全部正确文化,这是我们民族发展的根。
《西游记》作者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哲理给他们做了定位。我的理解是:金猴、木猪、沙土、唐水、龙火。
作者以高超的手法,塑造了一个以文化为主线的人类生存的社会组合,有文化、帝王、官吏、民众缺一不可。企图用取经之路来寓意人类生存之路,来证明人是时代地生存的,是有秩序地生存的。其中帝王和劳苦民众的关系,帝王和官吏的关系,民众和官吏的关系,文化对帝王、对民众、对官吏、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都将在取经的各个故亊中得到印证。
其实只要我们认真看一看《西游记》唐僧师徒取经图(封面),就可以看出这里作者隐喻的秘密。孙悟空手持万钧之棒,火眼金睛探视着前方,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喻示着帝王、圣君、领袖、英雄人物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指导、领路、领导的洞察、探索和决策作用,生动体现了帝王、圣君、领袖、英雄人物在推动人类社会前进中的贡献和地位。猪八戒一手持九齿耙,一手拉着白龙马,紧跟在孙悟空身后。形象地再现了封建社会国家在“王道” 统治下的官僚机构依椐传统的、习惯的、封建的文化道德管理民众的情形。沙僧挑着担,预示着基层小吏肩负着一头对上负责一头对下层民众负责的重要作用。唐僧虽然骑在白龙马上,却隐喻着广大劳苦民众是在帝王、官吏统治下,是在封建的、传统的、习惯的文化道徳规范基础上生活的最低层,也是社会生存的主体。
侯老先生认为:取经之路就是人生经历之路
创作休息时刻习武论剑,不忘健身
这一章是创作《也说西游》的重点,通过解读唐僧取经遭遇的九九八十一难中的神话故亊,说明取经之路就是人生经历之路。
《西游记》作者把唐僧取经定位于九九八十一难,其实作者是用九这个最大数字吿诉我们,九的谐音是久,在我们民族的潜意识文化中,九九实际不只代表八十一,是个无穷无尽的数字符号。(黄河何止九十九道湾!)在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七代表的是巧合,八代表的是吉利,取经路上经历了七处八:八百里黄风岭、八百里流沙河、八百里火焰山、八百里通天河、八百里荊棘岭、八百里稀柿衕、八百里狮驼国。实质上就是寓意人生要经历七灾八难,总是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在作者叙述的八十一难中,真正的故亊只有三十几个,把有些故亊列为一难,纯属是为了凑数数,主要是告诉世人不到生命尽头活着就会有磨难,就必须面对出现的问题。揭示了人生就是一个磨难、曲折的过程,是一个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的过程,是一个正义和邪恶斗争的过程,是一个扬善惩恶的过程。对这三十几个故亊寓意的解读,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文化、帝王、官吏民众。其中帝王和民众的关系、帝王和官吏的关系、民众和官吏的关系、文化对帝王、对民众、对官吏、对整个社会的影响。这些都是毎个人必须思考的人生课题。
侯老先生认为;生命终点,也是新生起点
与《西游记》电视剧六小龄童合影
看完《西游记》98回至100回结束故亊,看似西游取经得到圆满结果,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经取到了,回到长安受到唐太宗的欢迎,经文在东方得到传播。他们遵照如来的教诲又返回灵山受到加封,成佛成仙修成正果。其实作者真正要表现的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人一代顶一代”。 这是世界人类不变的规律,谁也逃脫不了死亡的结局。西游二字喻意的就是阳世人生像太阳一样东来西去、东升西落的自然规律和经历过程。
综合所叙,作者倡导的是积极的人生态度。他不是帝王,胜似帝王;不是官吏,胜似官吏。他心系天下,心系百姓,是一个境界高尚的人,忘我的人。他学道明哲理,学儒成忠义,学佛悟透人生,忘却自我。我说他就是一个“佛圣仙”。
《也说西游》通过解渎《西游记》的寓意內涵,鼓励人们要破除迷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也说西游》的出版,汾阳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老干局、文联、三晋文化研究会联合为其主办了出版座谈会,汾阳市一些德高望众的老领导、文化名人、知名老师、知名作者、知名学者、知名专家到会进行了评点,对我鼓励很大,受益颇深。吕梁学院田承顺教授到会做了专题点评。到目前为至,《也说西游》已经走进美国,马来西亚、台湾、走进北京,天冿、石家庄、青皇岛、呼和浩特、成都、南京,上海、太原、西安、日照、莆田、惠州、昆明等地。也走进了周边的孝义、平遥、介休、文水、交城、离石、柳林、岚县、方山、兴县等地。
2016年,时值纪念吴承恩逝世430周年、恭贺央视版《西游记》拍摄30周年、美猴王世家艺朮馆落成之际,侯老先生应邀前往江苏省淮安市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考察学习。
在淮安期间,应约分别与著名表演艺朮家、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央视版《西游记》孙悟空的扮演者章金莱(六小龄童)先生等社会各界名流进行了广泛的座谈交流,他们对《也说西游》一书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鼓励和期望。
继《也说西游》之后,于2013年开始,又创作了一部《也说女皇》于2014年10月份正式出版发行。现正创作《也说汾阳王》计划十章,现已完成三章,主要是倡导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从正面宣传汾阳王历史,有望明年底出版发行。
|